本站3月13日讯 “你们局档案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档案整理规范,档案信息化和活化利用做的非常好,我代表验收组宣布,历城黄河河务局通过示范单位验收!”和煦春风里,随着专家组的话语声落,会议室里响起热烈掌声。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这个新春喜报是对历城黄河河务局档案工作的肯定,也是新一年档案工作蒸蒸日上的序曲。
重档强档 夯实档案保障根基
“必须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加大力气管好用好档案,力争创建示范单位。”历城黄河河务局局长杜加雷一语定音,拉开了该局创建山东省档案工作业务建设示范单位的序幕。
该局将示范单位创建列入局长办公会议程和年度重点工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召集领导小组和档案管理网络员召开专题会议,先后修订完善《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借阅制度》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等23项制度办法,使全局自上而下熟知档案制度,人人按制度办事,档案管理日益规范化、科学化。
此外,该局还加大投入,严格落实水利档案“十防”要求,新增监控、紫外线消毒器等设施,多次组织档案抢护演练,多管齐下织就档案安全保障网,确保档案实体安全。
建档管档 加强档案资源征集
档案资源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为做好档案资源保护传承,历城黄河河务局广泛开展档案征集活动。一方面在职工中征集该收未收资料;一方面在离退休老职工中征集档案老照片和黄河故事。通过征集,房建档案、确权划界档案等得到了有效补充,为不动产权证书办理提供了有力支撑。老照片档案征集活动更是卓有成效,100余张泛黄的老照片,真实再现了当年艰苦卓绝的治黄历史,丰富了档案资源,传播了档案文化。
为解决声像档案收集归档中的问题,该局创新性地研究开发了电子照片档案收集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了全局照片资料随时上传,自动生成归档目录,大大丰富了声像档案资源。
治档提档,信息化建设立标杆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示范单位评价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对照这一标准,历城黄河河务局档案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跃升。
原有的档案系统不稳定,录入和共享不方便。该局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局信息化规划,同部署、共推进,档案管理一体化系统登上工作舞台。
系统安装后,该局立即开工对库存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经过努力,共扫描档案1.4万余件,库存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5%,并挂接到档案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档案信息共享、高效利用。“新系统上线后,再也不用跑上跑下地查阅档案了,太方便了!”职工李燕芳使用系统准确查询到自己所需文件后赞叹道。
存档用档,深挖活化促发展
存档管档的最终目的是用档。翻开历城黄河河务局档案效果登记表,一页页活生生的档案利用案例,似在诉说着档案在水利工程标准化评价验收、确权划界、水事纠纷、美丽河湖建设等重要工作中发挥的有力作用。
该局注重整合档案资源,相继编制了《历城黄河全宗介绍》《历城黄河大事记》《历城黄河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历城河务局制度办法汇编》以及《写给幸福》职工作品集,档案编研成果丰硕,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也为职工提供了高质量的档案利用和文化盛宴。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该局深挖档案作为记载和传承治黄文化载体的文化价值,活化利用老照片档案,请老照片上的“老黄河”讲述治黄故事,充分发挥了档案存史育人作用,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凝聚治黄力量。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历城黄河河务局档案业务建设示范单位创建过程,是档案工作全面提升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下一步,历城黄河河务局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新方法,做好档案工作和黄河文化的有机融合,为黄河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李新宇)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