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春镜头一二三

——惠民黄河“春耕”小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3-14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3月14日讯    水流入田,润泽希望;泥土翻新,播种生机。浩荡长河,广袤田野,万物在春色中次第“耕”新,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图景在充满希望的惠民黄河边徐徐绘就……

镜头一:春灌润田

“哗啦啦啦……”

2月17日17时,白龙湾灌区泵站开机,源源不断的黄河水自5台双吸混流泵奔涌而出,流入万亩良田。白龙湾涵闸临时供水设施引黄春灌正式开始。

由于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山东段)白龙湾涵闸改建工程施工期与春灌期基本重合,故采取渠首加泵作为灌区临时供水设施,最大限度提引黄河水,为惠民县清河、麻店、辛店、李庄、桑落墅、胡集等6个乡镇40余万亩耕地春灌提供用水支撑。

村民麦田忙春灌(李冬梅  摄)

为切实做好施工期临时供水保障工作,惠民黄河河务局结合灌区实际研究制定了施工期临时供水保障预案。在施工单位修建临时泵站的基础上,通过“冬蓄春灌”“以河代库”方式,统筹配置黄河水、地表水、地下水。

该局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推进临时供水工程工作实施,克服低温、冰冻、疫情等不利影响,做好建设管理,全力以赴保障各类设备按照进度要求及时进场安装、调试,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临时供水设施共安装双吸混流泵5台,计量设施最大供水流量6m³/s,总引水量2800万m³,可基本满足灌区春灌用水需求。”该局分管负责人李聪介绍。

“春灌是小麦越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喝饱了今年的丰收就有盼头了!本来我们还担心工程施工会对浇地有影响,现在可把心放到肚子里啦!”正在麦田里进行春灌的吕家村村民吕大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近几天吕大哥一家一大早就开始到麦田里进行灌溉作业。

镜头二:边埂整修

2月20日,王平口村王老伯家中,大崔管理段负责人王宗智已经第二次坐在这里。

“老乡你看,上次来我已经把相关政策都跟咱们介绍清楚了,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具体情况咱们还是要到现场去看一看界桩,把问题说明白。”

“是啊,我也是琢磨了好几天,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咱沿黄老百姓必须得支持,这点觉悟还是得有。走吧,咱去看看。”不同于王宗智第一次来沟通时紧锁眉头的表情,这一回,王老伯脸上是释然和放松。

边埂修整(李元昊  摄)

为彻底解决大崔管理段辖区内边界不明晰、违规侵占等问题,2月份,该段研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整治前期进村入户了解情况。通过与相关村民面对面谈心了解群众诉求,采取感化调解、联动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沟通,对法律依据、政策文件等详细说明,打开群众心结,努力建立双方信任关系,重点人群沟通十余次,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支持。

3月初,边埂修整工作正式动工,在整治过程中使用挖掘机完成长度1.15千米临河防浪林边埂加高筑牢,并人工抹平。将边界桩污渍清理干净,临河护堤地新植树株一千二百余株,确保防洪安全,美化堤岸景观。

“通过这次边埂修整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意识到群众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沿黄群众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王宗智正在布置新植树株的浇水工作,蹲下仔细查看土壤湿度。

镜头三:泡桐新植

3月10日,已然翻新的淤背区中,正在进行树株更新补植。刚种植好的泡桐树整齐排列,犹如一列列捍卫黄河的士兵,默然挺拔。

原本种植在这片淤背区内的苹果树已被清理完毕,包含原苹果园11处废弃管理屋在内的400方垃圾被集中整治,景观焕然一新。

新植泡桐(赵志远  摄)

“这批苹果树种植于2009年,种植面积153亩。因疏于管理,整体面貌一直不好,我们刚好利用承包经营合同到期的机会,对这片果园进行采伐更新。经过多方考虑,我们计划种植泡桐3800余株。”该局工程管理科负责人王吉文说到。

春季植树期间,该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制定目标计划。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发现,泡桐作为美观苗木具有耐旱性、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换植泡桐不仅可以更好保持该局工程面貌,还能将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可谓是两全其美。

唯有主动作为,才能谋得更长远的发展。目前,惠民黄河河务局紧抓春季生产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倒排工期,多措并举,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植树绿化任务。

柳抽新,春满庭,不负时光,辛勤耕耘。阳春三月,蓬勃的生机在阡陌纵横间漾开,随黄河水将希望带进千家万户。勤劳务实的黄河人,将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马不停蹄赴春忙……(周晓旭)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