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24日讯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放眼水泊梁山,大河蜿蜒曲折、日夜不息,黄河、东平湖防洪工程普查蹄疾步稳,引黄涵闸改建有序推进,春灌引水流入田间地头,裁剪修枝、绿化大堤全局职工齐上阵……
2023年春,生机无限的基层图景、实践正在梁山管理局团结奋斗下徐徐展开。
履行防汛职责,让沿黄群众有安澜
“发给大家的是《2023年汛前黄河防洪工程安全普查汇总表》,其中堤防普查情况统计表为附表二和续表二,河道整治和水闸普查情况统计表为附表三、四。”
“咱们马坊管理段涉及黄堤、湖堤,险工及涵闸,因此全部类型表格都能用上,大家要根据各自负责普查的工程类型填写。”防办工作人员在马坊管理段会议室强调普查表格使用等事项。
“我们分三组,黄堤、险工一组……”马坊管理段副段长陈良安排普查人员分工。
年度汛前黄河防洪工程安全普查工作是排查防洪工程隐患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启新一年黄河防汛工作的首要基础性工作。
为打好防汛备汛开年“第一仗”,该局高度重视,成立由防办、工管、水政和管理段工作人员组成的普查小组,提前部署普查工作,编制普查情况统计表,为快速、有序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记在这里不对呀,这是残缺土方,应该记在续表二里,而且要标明桩号,堤身、堤顶还是辅道等具体位置……”防办工作人员邓洪发现普查人员记录错误后及时纠正。
普查过程中,该局工作人员严格数据填写,要求详细、准确记录隐患种类、地点及工程量等。
“苗晨,把无人机飞起来。”
“好的,我正在调试,马上起飞。”
“我们地面人员沿堤防两侧徒步普查,你们超前飞一段,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普查人员与司垓管理段无人机“飞手”简短交流后,正式开始了该段工程普查工作。
据了解,该局创新普查模式,本年度首次将“无人机”用于工程普查工作,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防洪工程普查工作更具全局性、针对性和前瞻性。
肩负供水使命,让人们在春灌中感受关怀
“大爷,今年浇地都顺利吧?”
“水位有些低,我们来大渠道里抽水灌溉了。”
“我们了解。主要今年咱们的引黄闸改建,是用泵抽的水,而且供水线路长,增加了损耗。”
据了解,该局管辖的国那里引黄闸今年进行工程改建,施工期覆盖春灌期,对梁山县国那里灌区小麦春季灌溉产生影响。
为此,该局根据上级涵闸改建期间的临时供水方案,年前便布置完成抽水设备用于应对春灌临时供水。
由于首次采取这种供水方式,遇到了一些问题,水流到达灌区渠道后,水位低、水流小便是其中一项。
为尽快解决问题,该局积极与施工方沟通,确保供水设备正常全速运行,同时,沿供水渠道检查堵点漏点,并第一时间协调处理。
“水位高了,比原来方便了。”正在浇地的村民向开展水调督查的工作人员说到。
“你们隔三差五的就下来看,我们很放心,现在也不担心没水浇地!”大爷信任地说到。
“谢谢您的理解,我们将继续加强监测,全力保障咱们老乡的用水需求。”该局水资源督查工作人员回答到。
坚持绿色发展,让防洪道变“生态”道
“我们分一下工,今天的剪枝范围为从这里到流长河闸,4人一组,每组一公里,大家带好工具,注意两边车辆。”该局主要负责人薛健波在现场安排。
每年开春,全局职工一起来到堤防工程,修剪、栽种堤防树木成了惯例……这已成为该局重视生态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局便组织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党团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清.有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党员、青年、职工都来到一线、走上大堤,共同为黄河生态保护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局不但沿堤顶种植了各类树木、绿化了防洪工程,还分别在湖堤、国那里险工打造了集党建、法治、文化和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打卡点”——黄河明珠广场和黄河先锋广场,为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春为岁首,逐梦未来。今后,梁山管理局将继续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稳步前行、再创辉煌!(李晗)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