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23日讯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俗语的典故正是由济阳曲堤闻韶台而来。闻韶台,相传是孔子听韶乐之处。据记载,以往每年逢年过节,济阳当地老百姓都要去闻韶台游玩,站在闻韶台上眺望雄伟的黄河,就形成了济阳历史中最著名的古代文化景观—“韶台远眺”,位列老济阳八景之首。
曲堤管理段职工参观闻韶台遗址(栾金灏 摄)
济水汤汤虽已逝,黄河滔滔入海流。黄河流域孕育出儒家文化,并结合新时代的需要,对儒家文化进行提炼、加工、创新,运用儒家文化反哺黄河文化,形成了独具文化特色的“儒风黄河”。刚刚结束的黄河文化论坛,让黄河文化与儒家文化再次相互交流碰撞,美美与共。济阳黄河河务局曲堤管理段在儒家闻韶文化与治黄文化的双重浸染中,既有闻韶文化尊师重教、孜孜以求的文化底蕴,又包含着人民治黄历程中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
济水韶音博物馆之黄河文化馆(王哲 摄)
走进济阳黄河曲堤管理段,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温馨静谧的氛围铺面而来,让人倍感舒适。防汛抗旱作战室宽敞明亮,职工满意食堂、集成式卫生间、阅读室、运动室等一应俱全,每一位来到这里的职工都能找到家的感觉。临近退休的老前辈曹望勇多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晨7点30分到单位,打扫庭院及办公区,适逢春季植树、调水调沙以及工程管理的关键节点,即使周末轮到他休息,他也会自愿到单位陪青年职工一起盯着工作进度,他总说“干了一辈子黄河,赶上了幸福河的好时代,虽然要退休了,能多贡献一点力量也感到非常自豪”,这份对治黄事业坚持不懈的热忱和脚踏实地的奋斗,是该管理段充分发扬儒家文化与治黄文化的生动实践。
在该管理段驻地,除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闻韶文化,还有“国家级曲堤黄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党建文化引领,在这种新时代干事创业、担当有为的精神号召下,曲堤管理段职工从曲堤黄瓜“论筐卖”到“论根卖”的历程中汲取成功经验,创新推出“微细实”现代化管理模式体系,为该局福美济阳“一段一品”的特色品牌注入新活力。
“微”处用心。该管理段段长王德业在来该段担任段长之前,曾是驻村第一书记,对于基层民生问题非常敏感,来到该段后,该段大门口到办公楼上的路面引起了他的注意,距离虽然不长,但是适逢下雨,该段主路面积水多且深,越到主汛期职工巡查频繁的时刻,越带来阻碍,而且职工巡查归来,还要进行积水清除工作,两边的绿化草皮也因为积水溅起导致长势不均,影响管理段全貌。面对问题,王德业及时召开该段全体职工进行座谈。
“细”处着手。“除了重新规划排水设施,路面两端都是透水砖,中间空隙经常长出杂草,并且树坑也经常渗水,要解决路面积水问题,应该对道路两侧也进行重新规划……”
“咱们段上的松树历史悠久、树冠奇特,结合咱们段的地理位置,也特别符合‘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景象,在整修路面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松树的安全保护,不能对其造成损害……”
……
座谈会上,职工纷纷发表意见,一致支持重新修建排水设施,从根源解决路面积水问题。但也对整修项目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将细节问题前置到规划和设计中,让项目少走弯路。
管理段职工积极投入项目施工(王志鹏 摄)
“实”处发力。有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该段积极向区局进行反应,区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并对整修方案提出更具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寻找施工方进行施工,为了提高施工速度,该段职工积极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在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为项目提前竣工,降低工程成本奠定基础。
美丽、整洁的管理段面貌(王志鹏 摄)
如今,走进该管理段,整洁的柏油路面让职工的巡查之路不再漫长,道路两边铺设的大理石映衬着绿化草皮更加透亮,枝繁叶茂的松树给人带来心灵的文化荡涤。而最重要的是,经过问题的成功解决,职工更加团结,管理更加民主,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高涨,在建功幸福河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栾金灏 王哲)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