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上观河水韵长

——泺口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创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4-24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4月24日讯    千年泺口,远观鹊华,黄河一路奔流而来,三河故道见证沧桑。闻波涛激荡,乘势而上开山河;汇底蕴如斯,春风化雨宣水情。

2023年,泺口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古老泺口滋生出因河而兴的全新生机。天桥黄河河务局发挥窗口优势,把握水情资源,打造黄河水情宣传教育新地标,讲述黄河水情的时代故事。

大河浩荡贯古今,缘起泺口文韵长

翻开历史的厚重书页,黄河从唐诗宋词的笔墨里奔腾而来一泻古今,以咆哮的气势奏响文明的序曲,一往无前谱写岁月的长歌。滔滔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脉远赴济南,于1855年改道夺占大清河河道,始有济南黄河;穿城而过之处,乃有天桥;跨越黄河北出济南的门户,便为泺口。泺口黄河的悠悠往事与百年文韵,便从这里讲起。

泺口是古代泺水与济水汇合之处,位置险要。泺口码头曾是济南交通的“咽喉”,也是黄河第一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黄河成就了泺口古镇的繁荣风貌,却也曾给沿黄群众带来重重困扰,从古至今,治河行动从未停歇。泺口险工、古今治黄方略石刻群、治黄德政碑、百年水文站、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等多处人文景观均汇聚于此,留下济南治黄史上一个个不可磨灭的痕迹,也奏响了黄河从“害河”到“幸福河”的变奏曲。

始有泺口险工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该险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北郊黄河右岸,是确保济南市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素有济南黄河防汛“北大门”之称。泺口险工不仅护佑一方安澜,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地标。险工之上的“四渎唯宗”石刻、“龙泽海内”石刻、“云从龙”合体字大型石雕矗立左右,还有贾让治河三策、潘季驯“束水攻沙”论和靳辅治河、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现代治水策略等石刻,传递着薪火相传的治黄精神。背河淤区内刻着“绩著平成”“三省感恩”“己饥己溺”等字样的治黄德政碑依次排列,这是民国时期沿黄人民对“河官”的认可与肯定,也是那个时代黄河泛滥、灾害连连的见证。

古今治黄方略石刻(周方勇  摄)

黄河上唯一的百年水文站,同样坐落在泺口险工之上,百年更迭,今天的泺口水文站是全国基本水文站和重点报汛站,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及水资源调度提供各项水文资料。

黄河泺口百年水文站(张春利 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工作,1952年毛泽东主席首次离京视察就来到了泺口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党和国家挂念于此,千千万万治黄人更是步履不停。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是我国大江大河工程史唯一荣膺了大禹奖和鲁班奖的水利工程,这是新时代治黄理念的集中体现。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标准化堤防工程,以力保安澜的建设成效、丰富而独特的水情教育资源,串联起了黄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斗转星移,几度春秋。泉城与黄河的不解之缘已早早写下,而守护与传承的诗篇仍在继续。

文化建设造品牌,创新宣教聚力量

天桥黄河河务局以泺口为核心,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水情教育基地,以水情为媒、以文化为介,向社会大众讲述着历史文化和黄河水情的生动故事。

起笔之处精心谋划,举一纲而万目张。天桥黄河河务局充分发挥窗口优势,围绕济南黄河“文韵天桥”新定位,成立了工作专班,编制完成《“文韵天桥”黄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打造全河具有识别性、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体系。

落笔之际遍地生花,河有文韵润天桥。《天桥河韵》画册2.0版本、《泺上撷华》黄河文化成果手册和《泺上观河》水情科普手册逐一面世。由职工张含婧自主设计的文创logo小夏已衍生出形式多样的周边产品,构筑起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体系。

小夏家族及文创产品(张嫣然 摄)

点睛之笔青年助力,黄河发出好声音。“泺上清风天桥起,小夏带你游黄河……”天桥黄河河务局精心制作的《小夏带你游黄河》系列节目,介绍了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泺口治黄德政碑、鹊华烟雨等主要景观,视频的全网点击量达到10万+。

文化品牌声名起,硬件提档同升级。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里,参观者们络绎不绝;千亩银杏林、紫叶李大道、星空花海频频掀起打卡热潮;典型经验、创新举措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报道,泺口黄河的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日益提升……

泺口黄河风景区是济南市展示黄河治理开发成就、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窗口(张庆民 摄)

济南泺口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以济南黄河百里风景区为主轴,充分突出泺口百年险工核心区,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鹊华楼展馆中心展览区,串联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广场、泺口九烈士纪念广场等多处主题园区,以多样的水情宣教载体、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优美的水域生态景观,打开了对外展示黄河魅力的新窗口。

泺上观河有新意,万事俱备待客来。天桥黄河河务局精心组织策划,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接轨,积极承接各类黄河相关文化活动。联合无痕中国公益组织开展“小河长青少年爱水行动”,让万名中小学生成长为黄河小河长,共同守护黄河母亲美好未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万名青年学子齐聚泺口,发出“争做新时代黄河好儿女”的时代宣言。

片片枝叶结密林,点点星光映银河。在创建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的道路上,天桥黄河河务局细处着笔,锐意创新,全力开辟黄河文化传承与水情宣教的融合新模式。

“流量”渐增影响广,初心不忘路坦荡

越来越多的人相约泺口黄河,体味文化之韵,共赏黄河之美。

依托宣传栏、展览馆、工程景点等水情教育载体,泺口黄河年均接待人数已达30万人次以上;天桥黄河河务局组建“青年先锋宣讲团”,年均开展讲解100场次,向社会各界普及治河方略、黄河文化、防汛知识、工程知识、水法规等内容,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的丰功伟绩。

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成为中小学生普及黄河文化的重要场所(王翔宇  摄)

传道授业,水情宣教作用强。天桥黄河河务局以水情为媒,以文化为介,多样化开展水情宣教活动,联合公益组织开发40多堂黄河课堂,重点提升青少年对黄河保护的参与度;2020年,泺口黄河所在的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被授予济南日报小记者团实践基地、济南市教育局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称号,前来接受水情教育的大中小学生年均超两万人次。

有声有色,多彩活动趣味足。天桥黄河河务局积极配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承办了“守护母亲河——人人都是江河卫士”“爱济南迎国庆,净化母亲河”“碧水行动”等多项社会志愿活动;并借力社会资源及媒体力量,承办“黄河民俗文化旅游节”“黄河骑迹——百里黄河自行车比赛”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

美名远扬,创新科普平台广。天桥黄河河务局挖掘资源优势,创新活动形式,紧扣“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防汛宣传月”等节点面向社会开展义务宣传。在泺口水文站组织“水文开放日”等活动,展示普及黄河水情知识;承办第五届世界摄影师大赛、驻外媒体记者团采风等外事活动……丰富的活动形式与广阔的宣传平台相辅相成,逐步实现黄河水情教育向全流域覆盖、向国外普及的升级转化,构筑起覆盖流域、面向世界的水情知识与黄河文化宣教平台。

参加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的摄影师聚焦黄河(张庆民 摄)

立足独特优势,天桥黄河河务局深入挖掘泺口黄河水文化资源,积极打造黄河特色的水情教育基地,助力黄河国家战略在济南落地生根。黄河风貌带提升工程、鹊华楼展馆等项目相继落地见效,形成了多元投入、高质量发展态势,成为人水和谐、文旅融合发展的范例;跨河桥隧建设、生态风貌带建设、丁太鲁黄河文旅城、泺口古镇等项目均已被纳入济南城市发展版图,“向河图强”的蓝图正在泺口黄河起势腾飞。

锚定目标不放松,踔厉奋发启新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序章已经写就,泺口黄河标准化堤防正朝着致力于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水情知识普及、旅游观光、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国家高质量水情教育基地不断提升发展,向前跃进。(郭芸彤)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