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绘画卷 多彩满长堤

槐荫黄河河务局春季工程管理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5-12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5月12日讯   槐荫黄河,一条既“古老”又“年轻”的河段。

“古老”,是因为槐荫黄河拥有绵延百余年的历史文明,底蕴深厚;“年轻”,是因为槐荫黄河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求新求变,正一页一页书写着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新篇章。

今年来,槐荫黄河河务局踔厉奋发,勇毅向前,执笔绘出“多彩槐荫”靓丽画卷。

执实干之笔 绘就工程管理新画卷

人勤春早争朝夕,策马扬鞭开新局。

春日后的槐荫黄河大堤上一片忙碌的景象,修剪枯枝乱叶,整修坝坡备防石,更换损坏的标牌防护墩,清除高秆杂草……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本着“强化管理、精心养护、突出亮点、打造生态”的原则,槐荫黄河河务局紧抓春季工程管理的有利时机,结合工程实际及早部署,强化内业资料管理和工程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有计划地进行;同时加强例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做好各项工程管理工作。4月12日,在全局职工共同努力下,槐荫黄河河务局通过山东河务局水利工程标准化评价,达到了黄委标准化管理一级工程标准。

图1:工程巡查人员对倒伏的警示桩进行扶正(李煜 摄)

执奋进之笔 绘就生态防护新画卷

九曲黄河沿岸绿,千层翠浪染堤青。

随着最后一棵树入坑封土,槐荫黄河河务局超计划完成了春季植树绿化任务。除对防浪林和行道林树木进行补植更新2000余株外,该局还抢抓春季植树有利时机,在北店子险工连坝路新植绚丽海棠175株,以“海棠笑迎客,留步看黄河”为主题,打造了千米海棠大道新景观。人间四月天,海棠如约盛放,给沿黄群众再添一处赏花好去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槐荫黄河工程范围内,长达24.281公里的黄河生态屏障带已是郁郁葱葱,防浪林、行道林、淤背区适生林及护堤林绵延交织,白蜡、栾树、海棠、百日红、雪松、白皮松、五角枫等花灌木和常绿树种多样化发展,造林与造景有机结合,绿化质量和效果逐年提升,一条“三季花开、四季常绿”的绿色生态廊道在黄河岸边蔚然成观。

图:北店子险工连坝路“海棠大道”静待花开 (肖建强 摄)

执开放之笔 绘就河地融合新画卷

多彩槐荫携河兴,静待花开引蝶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地方政府把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投向黄河,携河发展是未来大势,槐荫黄河紧抓机遇,积极主动与驻地政府对接,寻求更多突破发展,让黄河与地方融合更紧、关系更密、血脉更亲,实现黄河长治久安。

该局努力探索河地融合新模式,积极融入地方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加强与槐荫区文旅局、美里湖街道办合作交流,推进“沿黄九美”专项债项目建设,打造高标准文旅双赢互促工程,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做好槐荫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实施过程监管,积极参与项目绿化建设,不断改善背河工程面貌;联合济南热力集团、济南时报、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绿增彩;参与承办2023槐荫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赛,赛道全程贯穿槐荫黄河大堤,途经槐荫黄河“樱花大道”、曹家圈险工、杨庄险工、千亩银杏林等地标景点,黄河沿岸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与标准化堤防的壮观景象相得益彰,1500名跑友用脚步丈量黄河,尽享独特的槐荫黄河生态之美!

今年以来,一个个项目、一次次活动纷纷落地槐荫黄河,河地融合工作正稳步迈向新台阶。

图: 2023槐荫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赛现场 (孙传承 摄)

执科技之笔 绘就智慧治黄新画卷

科技创新风潮涌,千帆竞发勇者胜。

槐荫黄河河务局以“三个全覆盖”为契机,整合已有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更新科技装备,积极探索创新,实现了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系统“三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形成了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巡河模式。目前,该局已建成视频监控点30处,配备无人机4台,建设完成视频会议终端4套,同时在工程重点区域实施亮化工程,实现了夜间照明全覆盖,有效解决了视频监控夜间巡查光线不足的难题。

科技手段让一线巡查人员对信息感知更加及时,对工程把握更加全面,保障了突发问题得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事前预警能力稳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升了职工的工作效率。

图: 智犇安澜号防汛智能新基站助力智慧巡河 (冯天 摄)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今后,槐荫黄河河务局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务实的作风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推进生态高地建设,深化河地融合发展,赋能智慧黄河建设,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治黄兴水答卷。(肖建强  王敏)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