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稚璜”之力

——菏泽刘庄管理段创建幸福单位建设品牌示范集体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5-2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5月25日讯   “稚璜”取自晚清名臣丁宝桢的字,他刚正不阿、勤政廉洁,任山东巡抚期间在菏泽境内两治黄河水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遗产。

牡丹黄河河务局刘庄管理段秉承“稚璜”即“治黄”,在思想和行动上笃行实干、竭力而为,厚植幸福沃土。

图:管理段庭院

补精神之“钙”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精神导向坚固了,才能心无旁骛、一往无前。

晨会成为刘庄管理段“充电补钙”的具象,其中“每日一学”活动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特别是黄河保护治理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防汛、安全生产、“三个全覆盖”应用等理论及业务知识。通过这种引领式的学习方式,激励职工更新观念、砥砺心性。

图:晨会“每日一学”

加之“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知识平台、实地教学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基层单位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的突出问题。

作为黄河基层一线职工,摸索如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身体力行。生动的黄河文化教育课从“娃娃”抓起,刘庄管理段主动联合牡丹区沿黄村镇小学,开展“传播黄河文化 传承黄河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发起“认识母亲河、保护母亲河”倡议,带领青少年了解防汛器具,瞻仰英雄事迹,体会守河艰辛。

刘庄管理段还承担着刘庄稚璜文化广场日常维护工作,当职工每天置身展示先辈成就的氛围,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力量。

图:刘庄稚璜文化广场

筑信念之“躯”

自“两化”建设开展以来,刘庄管理段积极响应号召,坚持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制定详细作息时间表和训练表,将军队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段职工精神风貌在“面子”和“里子”都有了质的提升。

积极开展内务评比,职工们纷纷晒出自己叠的“豆腐块”,较量着谁叠得棱角更加分明,看谁身着工装更加干练整洁,朝气蓬勃的样子好像又回到了青春时代。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报数。”常态化队列训练过程中,职工们统一着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完成每一个训练动作,他们态度端正、目光坚毅、脚步坚定。

图:队列训练

“一二三四!”人员虽不多,但气势丝毫不弱,清晨的静谧被一声声嘹亮的口号划破,在良好的队容风纪映衬下,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硬件建设也是筑牢幸福的重要一环。刘庄管理段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有所呼就有所应、有所需就有所为,联合机关办公室、工管科在基层建设中下大力气。优化办公设施和提升宿舍环境两步走。庭院内不仅改建道路、安装充电桩,还种植了职工自己培育的牡丹花,职工宿舍也从床品床铺到衣橱书桌实现了统一标准。

“稚璜为民 河润丹心”幸福单位建设品牌正助力刘庄管理段高标准、高质量前进。

稳发展之“舵”

学为解,解为用。在建设智慧黄河的风潮中,减轻一线职工劳动强度成为实现幸福的中心目的。

牡丹黄河河务局是黄委首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试点单位。作为基层单位,刘庄管理段配合县局工管科攻克难题,率先开发使用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智能管理平台,编制上报《工程巡查流程再造工作方案》,其成果荣获山东黄河河务局202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创新“三个全覆盖”应用

细化每个职工的工作职责、内容和流程,形成清晰的岗位责任体系。针对工程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全方位专业知识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程管理。以持续优化明晰工程运行管理内容为目标,编制工作手册,实现在线管理“三册一表一台账”,实现工作有迹可循。

同时充分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系统,每天早中晚开展视频监控巡查及无人机巡查,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核实和问题处理。为提升巡查效率,对重点部位设置预置点,实现视频监控及无人机“一键巡航”。以刘庄管理段张林轩创新工作室为基础,组建攻坚团队,挖掘高科技设备创新功能,初步探索工程3D建模,其立体、直观的数据为管理段日常工作提供精准支撑。

2022年7月,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薛松贵深入刘庄管理段实地,与职工同吃同住同行两天一夜,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试点成果给予肯定。

图:科技团队创新

牡丹黄河河务局刘庄管理段的春日阳光,是所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负重前行的伙伴们的缩影。“幸福单位建设品牌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是鼓励更是鞭策。

新的征程,刘庄管理段意气风发;新的出发,刘庄管理段步履坚定。(曹茜 刘晓华 冯再勇)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