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6月2日讯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黄河保护法全面贯彻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长清黄河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巧用“加减乘除”法,多措并举打造“数字长清”智慧防汛新高地。
整合资源做“加法”。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为确保“数字长清”落地见效,长清黄河河务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成立“数字长清”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总责、抓落实,建立“月例会”机制,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聚焦痛点难点,找准症状、开好药方、提出措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推出,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数字长清”按下了“快进键”,跑上了“快车道”。
召开“数字长清”专题会议(杨淑婷 摄)
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内外联动。“数字长清”工作小组成员由防办(工管)科、办公室、信息站、水政科、财务、经济办、管理段等部门组成。落实责任分工,形成层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总结当前长清黄河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并考虑可行性,编制完成了《“数字长清”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加强外部交流与合作,与齐河黄河河务局探索资源共享机制,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共享监控系统10处,加强合作共享,共同奏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
工作强度做“减法”
长清黄河河道全长52公里,工程长度32.83公里,点多、线长、面广,并且通行路况差,给防汛工程巡查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昔日职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治黄经历令许多人记忆犹新。如今,长清黄河已经大变样啦。
在长清管理段防汛值班室,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点击鼠标,选择某个地区和预置点,360度高清摄像头按照设定位置自由转动,放大缩小、工程视频数据等情况立即显示出来,这是真正的“一手信息”,各个工程运行情况信息一目了然,汛情研判更加精准。
视频监控应用(杨璐畅 摄)
长清黄河河务局新购置了2架无人机,借助科技手段推行空地结合、人机结合巡河新模式,让无人机担任“巡河员”,全方位、无死角观察河道情况,弥补传统人工巡查的不足,切实保证防汛工作的全面、及时、有效。
管理段人员无人机巡查(李光宏 摄)
长清黄河河务局配置小鱼会议视频系统2套,实现了机关与一线面对面影音即时对话,实现了视频会议系统“省-市-区-基层段所”四级联动。为防汛抢险信息上传下达、会商决策、指挥调度营造了实时、安全、高效的会商环境。
当前,长清黄河河务局围绕“三个全覆盖”建立的数字化体系已基本形成,在防汛巡查、工程管理、抢险救灾、水政监察等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日常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减轻了基层工作强度,节省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工作效率做“乘法”
乘云入网,实施智慧办公。根据长清黄河河务局防汛保障后勤服务管理内部业务需求,搭建集水情雨情信息系统、机关事务审批业务系统、值班信息系统、机关食堂就餐管理系统、公车管理系统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的长清黄河防汛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小程序。系统为防汛保障后勤服务管理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支撑,大大提高了机关事务的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
该小程序自投入使用以来,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可通过手机微信端、电脑端登陆小程序,在平台上实现问题处理数据闭环。所有信息传递高效便捷,实时发送接收,及时办理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长清黄河防汛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小程序(张之勇 摄)
安全隐患做“除法”
安全隐患做“除法”,针对长清黄河工程特点,为消除安全隐患,丰富防汛巡查及工程管理手段,在重点工程安装4套10米级声光报警器、400米级高音喇叭系统和照明设备93台。
监控系统、高音喇叭、探照灯和声光报警设备四合一(王朋双 摄)
10米级声光报警器可以利用声音及光线感应来往车辆及行人,如果有人靠近警灯及时闪烁并发出报警声音:“您已进入黄河控导工程,水深危险,请勿靠近,请勿在工程范围内钓鱼、烧烤、停留,观水,注意保护环境卫生。”
400米级高音喇叭系统含总控制器一套,安设在长清管理段防汛值班室,可远程语音及播放音频,对监控或无人机检测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喊话劝阻。
在已建监控杆上加装照明设备,目前接通市电照明点位50处,安装照明设备93台,其中7处为照射距离达2公里的无线遥控氙气探照灯,可调节探照灯的照射角度,实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照射,其余43处点位为高亮LED塔吊灯,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远程操控照明开关、定时等功能,能够满足夜间工程巡查、河势观测、防汛查险、抢险救灾、常规照明等多种功能。
长清黄河控导工程亮化照明(贾俊浩 摄)
今后,长清黄河河务局将继续积极践行“双高六出”工作理念,认真落实“六大高地”总体要求,突出防汛保安澜应用导向,巧用“加减乘除”法,打造“数字长清”新高地。以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立足于“服务实践,融合业务”,全面推进长清黄河数字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张之勇)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张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