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6月9日讯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破浪行。
新一年的备汛防汛工作已拉开序幕,淄博黄河河务局立足新形势,对标新要求,以更高标准、更细举措、更实作风抓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
厘清职责,实现内外责任落实新突破
“河地融合,内外兼修”是近年来淄博黄河防汛工作坚持的原则。通过前期一系列对接融合,市县级黄河防汛行政首长培训班在淄博黄河建设管理基地成功举办,“1+N”多元力量参加黄河防汛抢险试点工作圆满完成,探索形成了“5+3+3”防汛队伍新机制……
图:“1+N”多元力量参加防汛抢险队伍集结(张璇 摄)
为进一步深化河地融合成效,实现防汛责任落实新突破,2023年工作会议上,该局提出,要构建“政府指导、防指统筹、河务参谋、多方协同”的防汛工作新格局。
谋定后动,规划领航。防汛办公室从制度入手,以工作清单模式压实工作责任。3月初,《2023年淄博黄河防汛工作要点》和《2023年淄博市黄河防汛准备重点任务》印发,细化各级防汛重点工作17大项51小项,对黄河防汛备汛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牵头编制《淄博市防汛职责》,进一步落实市防指成员单位防汛责任,凝聚各方合力,奏响新时代共商共建的“防汛”乐章。
以上促下,以点带面。
该局防办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总结汲取洪水防御经验,梳理各环节内部责任落实情况,印发了“三个责任人”名单,优化全员责任制,细化防御大洪水防汛职责,调整了职能组设置,建立机关人员定向下沉一线名单,全面确保防汛工作有人抓、防汛问题有人管、防汛责任有人担。
学练一体,发挥防汛队伍提质新成效
近年来,淄博黄河河务局以全员防汛业务能力提升为抓手,通过防汛演练、专家授课、“传帮带”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职工防汛抢险能力。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2023年2月,淄博黄河防汛抢险实训基地热闹非凡。随着高青县副县长、县防指常务副指挥李永的开训动员令,淄博黄河“开春第一训”正式开始。
“嘿呀呦……拽起来……齐用劲啊……向上拉啊……保黄河呀……”手硪打桩现场,七八名队员正聚拢在一起,在铿锵有力的喊号中,合力将手硪高高抛向空中,继而重重地向下砸去,不偏不倚地落在木桩上,经过反复几次,木桩便被深深地打入土中……..这抑扬顿挫、极具穿透力的声音,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图:装配式反滤围井演练(张琼琼 摄)
来自高青县消防救援支队和沿黄镇办民兵等6支抢险队有序解决着堤防决口、滑坡、渗水、管涌等各类险情。“今天我们召集多元抢险力量参加本次训练,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和提高‘1+N’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该局副局长陈峰介绍。
6月7日,“锻造抢险尖兵-2023”淄博黄河防汛抢险大练兵在实训基地如期举办,8支抢险队伍160余人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各种险情抢护大比武……
图:“锻造抢险尖兵-2023”防汛抢险演练现场(葛胜飞 摄)
该局积极探索建立“黄河防汛呼叫、多元力量应答”的立体联动“叫应”机制,实施“一季度一作训”计划,通过常态化拉动,系统性、专业性训练,带动“1+N”队伍防汛抢险实战能力提升。
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基础支撑新水平
外求于物,夯本固基。
为保障汛期夜间查险抢险需要,淄博黄河河务局决定给每一个坝头都按上一盏灯。“要综合考虑满足工作需要,并且要提前预设强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可能对设施造成的损毁。”项目推进会上,孙亭刚局长对亮化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推进“亮化”项目落地落实,该局会同国网高青供电公司、山东宝诚集团等单位对2处险工、7处控导的198段坝垛岸进行了11次的全面实地考察,并根据每一段坝垛不同的地形地貌,对方案进行了11次大修和上百次的细节微调。
“实现13232米控导、3200米险工的照明全覆盖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技术上的新挑战,更是河地融合的新突破”,防汛办公室朱晨曦告诉笔者,该局争取地方投资2000余万元,安装了313套灯具,淄博黄河的夜晚终于亮了起来。
图:亮化工程展示
内求于心,井然有序。
该局为解决不同洪水标准下,快速启动相应机制,调动抢险队员、机械物料,实现短时间内上岗到位的问题,制作了中常洪水和大洪水情况下防汛布防图。随后又对布防图进行迭代升级——制作数字化防汛布防体系。
为确保信息准确、实现动态更新,该局防办从上到下认真梳理涉及的每个环节和需要调配的人员,向沿黄乡镇负责人和物资代储公司一遍又一遍的核对,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推进数字化建设进程,构建起一套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的现代化防汛布防体系,为下一步黄河防汛抢险提供坚强的数据支撑。
大河随时光奔涌,我们在奋斗中前行,淄博黄河河务局将继续书写防汛保安澜的绚丽篇章。(王双鹰 朱晨曦)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