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使命 筑梦黄河

新人视角下的治黄新一线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7-4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7月4日讯   清晨的曙光破晓,大清河波光闪烁,耀眼的阳光洒落在大地,犹如黄金般璀璨,映照出一幅宁谧而绚丽的画卷。

四月份,笔者入职东平管理局北堤管理段,这处坐落在汶水之滨的管理段,在经过“两化”建设后,红砖白墙、绿荫长廊相得益彰。早上8点,职工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启动视频监控系统,准备好无人机,穿戴好安全装备,迈向充实而繁忙的工作。

科技赋能 智慧一线

北堤管理段现有职工9人,管护着两处险工、17.8千米堤防的工程安全,入职以来,笔者被基层管理段展现出的新面貌深深震撼。与以往相比,北堤管理段在经过“三个全覆盖”建设后实现了向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化的转变,为工作带来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目前,三个全覆盖应用已经成为了北堤管理段堤防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引入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职工们可以实时监测河道情况和工程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轮巡、点间巡航和预置点巡查等功能,让日常巡查变得足不出户。这种智能化的巡查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图:视频监控巡查

此外,智能无人机也成为了北堤管理段的工作利器,这些无人机具有先进的技术配置和功能,更加利于职工进行工程巡查,尤其在汛期人力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无人机成为了宝贵的助手。它们可以在预设的飞行航线上完成任务,为治黄人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图像,保驾护航黄河的安全。

除了以上的智能化应用,北堤管理段还积极探索着其他智慧化的工作方式——“智巡”APP软件的应用实现了工程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工程隐患并进行处理,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安全性。职工们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工具,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河道情况和工程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智能化的工作方式让基层管理段的工作更加高效、精准,为河湖的治理和防汛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防汛备汛  使命必达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

为了迎接汛期,北堤管理段早早就展开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在面对洪水来袭时能够应对自如。作为其中的一员,笔者有幸参与了防汛备汛知识竞赛和汛前工程普查等重要活动。

在防汛备汛知识竞赛中,职工们通过模拟各类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境,提前培训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职工们探讨了洪水预警信号的解读与应对措施,学习了紧急疏散和救援技巧,磨炼了迅速决策的能力。这样的演练不仅让职工们掌握了宝贵的知识,更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应变能力。

图:防汛知识竞赛活动

而汛前工程普查是职工们防汛准备的又一重要环节。北堤管理段本着“不放过一处疑点、不漏掉一个死角”的原则对所辖防洪工程进行全方位、徒步拉网式普查。职工们沿着河湖岸线巡查,查看堤坝和水闸的状况,确保其运行正常;职工们不辞辛劳,积极排查潜在隐患并修复,及时消除隐患,以保防洪工程安全度汛。

图:探摸根石

同时,职工们也加强了与沿岸居民的防汛知识宣传沟通,提醒他们关注洪水预警信息,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这些准备工作的开展,不仅传授给笔者丰富的汛期防汛知识,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治黄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执着,让笔者深感敬佩和感动。

汛期已至,治黄人已切换至防汛临战状态。走近堤岸,笔者亲眼目睹了职工们顶风冒雨、坚守在一线的精神风貌。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他们心怀使命,毫不退缩地伫立在迎战洪水的最前沿。他们矢志不移,不畏艰险地穿梭在洪水之间,熔铸成一道道抵御洪水的铜墙铁壁。夜幕降临,星光下的河道成为他们的战场,他们战衣湿透却毫不动摇,挥洒着汗水和坚定的决心。他们是普通的黄河治理者,却拥有非凡的信念和勇气。他们的身影如同黄河边的守望者,永不疲惫。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守和无私奉献,让笔者由衷地感动和敬佩。

征程再起,理想之“船”已经扬帆,北堤管理段将继续以智慧谱新篇,以勇气肩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黄河代言人。而笔者作为黄河新人,也将拿出“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以治黄前辈为榜样,从容应对新挑战,在建设新时代幸福河的路上一往无前。(文:连一凡   图:孙悦)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