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20日讯 6月21日,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开始,标志防汛大幕就此拉开。邹平黄河河务局强化“四预”措施,全面部署应对,以备战之能、开战之姿、胜战之心迎接这场“大考”。
人“技”结合 智慧赋能
为提升防汛抢险效能,丰富调水调沙期间大流量过程应对手段。4月,邹平黄河河务局开展了以“‘智’慧防汛”为主题的现场实战演练活动。本次捆抛柳石枕过程中采用了该局去年获得省局科技进步奖作品--机械化柳石枕捆抛机器进行作业。
捆抛柳石枕是传统黄河防汛抢险技术,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该局科研团队针对传统捆抛柳石枕的缺点问题和防汛抢险的新形势、新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实践,最终设计好此设备--机械化柳石枕捆抛车。“此设备可将铺柳、放石等步骤在一个框架装置内完成,通过液压驱动将料物压实压紧,人工配合捆扎,完成柳石枕的捆枕,同时避免了平地铺枕过度蓬松造成捆扎的困难。”项目研发人员、码头管理段段长苏波介绍到。
图1
不仅如此,该局在“三个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数字黄河建设,通过搭建无人机场,在云端平台进行航线定制设置后便可定时定点自动完成巡航工作,彻底解放了双手,实现了机防代替人防。
在防汛手段日趋智慧化的当下,该局在“人防”中加入越来越多的“技防”元素,让现代化治洪变得越来越“智慧”。
“宣”字舒展 法润人心
“大爷,了解一下黄河防汛工作吧!”防办副主任韩斐参加防汛工作已有数十年,每年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份防汛宣传册从他的手上传递到乡亲的手里,但是今年他手里的这份小册子有些不一样。
“小伙子,有啥不一样,我都熟悉咱们黄河的防汛工作啦!不要再给我发啦!”
“大爷,今年可新增了不少内容,你看,这是今年4月1号新实施的黄河保护法,违反相关规定可是有处罚的!”
图:2
这是在5月防汛宣传月活动中出现的一幕,该局职工利用向市民群众分发宣传册和宣传品等机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黄河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让社会公众了解保护黄河的重大意义。
此外,该局还邀请广大群众扫码关注“黄河网”“齐鲁黄河”“滨州黄河”等公众号,利用多媒体渠道宣传黄河;并通过防汛知识“快问快答”、防汛知识“连连看”等方式,与群众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形成了宣传全面开花、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备”字为底 筑牢防线
6月,一场全覆盖的拉网式防汛检查在邹平沿黄区域展开,邹平黄河河务局联合邹平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对应急排人员进行黄河防汛知识授课(推演)、对群防队伍10%的比例进行电话抽查及实地查勘防汛仓库的方式,对邹平市16镇街黄河防汛相关工作进行摸底督导,推动了相关镇街防汛责任落实。
图3
同时该局定期对防汛仓库的物资种类、数量进行盘点、清查,对照物资储备定额要求,及时补充防汛物资,确保足额储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对仓库日常管理、安全生产、消防设备以及配套设施安全操作等情况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推进了“思想、组织、料物、工程、技术”五落实。
闻“汛”而动 全力奋战
6月20日,“嗡嗡~”手机振动不断,“明日调水调沙正式启动,职能组值班表已发布,请大家做好值班值守工作!”
“请值班人员加入各职能组QQ群。”
“各职能组表格模版已发至群内,请大家按要求上报!”随着调水调沙工作的即将启动,邹平黄河河务局一系列措施也随之开展。
随着万道光芒驱走了淡淡的晨雾,照耀在波涛汹涌的黄河水面,管理段人员也开始了一天的巡查。从晨曦到暮霭,身穿橘黄色救生衣的巡查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全面检视堤防每一处细节,他们克服酷暑、连轴奋战,一次次系着安全绳,伏着身子,踩着乱石,把握紧的深摸杆插入河面,分辨石头和泥沙的声音和触感,洞悉水下根石情况。
图4
在邹平黄河河务局,各职能组也都紧锣密鼓忙着自己的工作。综合调度组及时做好防汛信息通报,保障各类公文收发顺畅;水情组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强化监测预警,实时通报水位、流量变化;工情组仔细编写工情查勘报告,统计坍塌情况……
当前调水调沙工作已结束,黄河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但防汛没有休止符,汛期“战斗”仍未停止,邹平治黄人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他们仍将逆流而上,在浊浪滔滔中筑起坚固屏障。(李颖)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