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 严阵以待 为抢险救灾提供坚强的物资保障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7-2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7月25日讯   当前已进入了“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正当人们将关注焦点投向防汛救灾第一线时,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他们坚守岗位,精心管理养护防汛抗旱物资,默默守护着国家物资储备的安全;他们严阵以待、快速反应,星夜兼程、长途护送物资,保证了抗洪抢险救灾前线的物资供给,他们就是山东黄河物资储备中心的干部职工。

物资保障   责任在肩

穿过济南二环北路,转进一条较长的坡道进入黄河大堤的淤背区,路的尽头,就是储备中心的驻地。走进大门,首先看到是一座高大的白色钢结构库库房——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库房,如笔挺站立的卫士,威严自生。库房上有16个醒目的金色大字“科学管理、精心养护、反应快捷、保障有力”,展现了储备中心干部职工的责任与担当。

储备中心始建于1946年,1980年迁建于现址。1996年,储备中心被国家防总指定为中央防汛物资储备定点仓库;2011年,新增中央抗旱物资储备管理职能,被国家防总命名为中央防汛抗旱物资济南仓库;2018年,中央防汛抗旱物资济南仓库划归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管理。储备中心现存有防汛抗旱物5大类78种,总价值3746万元,是国家在华东地区较大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

储备中心地处济青、济聊、京福高速交汇点,临近济南铁路泺口货场和济南市物流集散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造就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储备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钟政说:“确保防汛抗旱物资及时供应是储备中心的主责主业,库房存放的都是国家重要财产,危难发生时,它们将发挥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储备中心始终把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全年重点工作来抓,严格落实防汛备汛工作责任,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不断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防汛抗旱物资管理水平,强化物资保障职能,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了坚强物资保障。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今年以来,储备中心加强组织领导,早动员、早部署,及早动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扎实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养护工作,严格按规定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对各类物资分门别类进行码垛、摆放,对有特殊存储要求的防汛抗旱物资采取避光、恒温、防尘、防潮、防鼠等措施,对专用机械、设备进行了定期调试保养,确保所有存储物资管打管用,不误防汛抗旱所需。新修了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库房地面、更换了库房窗帘、新增了防尘苫盖布,使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存储达到防晒、避光等规范管理要求。组织专职人员对防汛抗旱物资进行逐一清查、核对,建立了物资储备情况统计表,各种物资均实现了账、卡、物相符,完好率达到了100%;对物资存放进行统一布局、摆放,设置标志牌,便于清点、保养、出库、调运,实现了物资标识清楚、环境卫生整洁、管理高效规范、运输供应快捷。加强防汛业务技能培训,举办了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培训班和防汛业务培训班,并组织保管员及职工青年突击队员现场学习柴油发电机组、照明车等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提升了物资管理技能。

灾情第一   敢打硬仗

物资应急调运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异常艰辛,甚至面临危险。不仅需要周密安排、科学调度,更需要勇气与担当。从启动应急预案,到紧急调拨物资,只有全面做好应对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才能圆满完成防汛救灾物资的调运任务。

“济南的7、8月份酷热难当,室外温度常常维持在 35摄氏度以上,而库房内温度近40摄氏度,人站上几分钟就衣衫浸透,每到这时,他们都开玩笑说全当‘蒸免费桑拿’了。”职工青年突击队队长代昌军打趣道。

从接到上级抢险救灾物资调运指令到装车出发,通常只有几个小时时间,且经常夜间调运,时间紧、任务重。土工布、编织袋等大宗物资装车无法直接使用机械设备,需要付出大量人工劳动,加上夏季夜晚十分炎热,库房内温度高,这些都是对人体体力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验。紧急时刻,储备中心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大职工紧跟其后,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团队精神。每个参战职工的工作服上除了泥土,就是汗水,有的手上磨出了血泡,但他们没有一个喊苦喊累,仍然继续战斗着。他们心里想的是,如果我装快一点,防汛救灾的物资就能早一点到达抗洪抢险一线,就能尽快解救被围困的群众,减轻因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

面对紧急的抢险救灾物资调运任务,储备中心干部职工迅速反应,紧急组织物资装运,尽最大努力尽快把抢险物资送达抗洪一线,确保了防汛救灾物资及时供应,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谱写了一曲与时间赛跑、共战洪魔的赞歌。    

严阵以待   确保安澜

“2020年是储备中心抢险救灾物资调运最频繁、调运次数最多的一年,集中体现了储备中心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团结奋斗、担当奉献的精神。”谈起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储备中心副主任吴超记忆犹新。

2020年汛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南方多条河流、湖泊超警戒水位,防汛抗洪形势严峻。7月13日、24日、26日,储备中心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连续3次批次调运物资总重量超过了300吨,累计运输30车次,并向江西、安徽8个市县、9个指定地点及时送达了抢险物资,为历年之最。

紧要时刻,方显责任担当。在物资调运过程中,储备中心领导班子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担任指挥,和干部职工一道进行物资装车,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这3次调运物资,有的是双休日夜间调运,有的是下午下班后夜间调运,但各职能组根据预案快速反应,青年突击队迅速集结,各类大型运输车辆、装卸及时到位。装运过程中,各职能人员分工明确,忙而不乱,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党员干部和青年突击队员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黄河精神,挥汗如雨,连续作战,不获全胜不收兵;女职工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与大家昼夜奋战;吴超副主任还亲自带队押运抢险救灾物资到前线,负责押运的职工冒着酷暑,千里驰援,安全及时把救灾物资送达抗洪抢险一线,确保了灾区的防汛物资供应。在3次物资应急供应工作中,充分展现了储备中心干部职工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得到省局和国家粮储局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称赞,树立了储备中心良好形象,凝聚了人心,弘扬了正能量。

近年来,储备中心根据上级指令30多次调运抢险救灾物资支援全国各地抢险救灾,先后向四川、江西、青海、辽宁、吉林、甘肃、福建、北京、内蒙古、黑龙江、湖南、山东、安徽等省区调运了大批防汛抗旱物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有力支援了各地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在黄河东平湖、菏泽和支流新泰柴汶河抗洪抢险中,及时运送物资到抗洪一线,保证了抢险工作需要。在做好抢险物资供应工作的同时,储备中心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派员参加当地的抢险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救灾如救火,抢险救灾就是与时间赛跑,只有功夫下在平时,尽早准备,才能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派上用场。”物资管理科科长孔滨说道。当前,储备中心已进入防汛备汛的忙碌期,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防汛物资应急调运准备工作;广大干部职工发扬“黄河铁军”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坚决扛起防汛救灾重大责任。

汛前多一分准备,汛期就多一分安全。为应对今年汛期可能暴发的洪涝灾害,储备中心从实战出发,进一步修订了《防汛抗旱物资应急调运保障预案》,加强了各职能组的人员配置,强化预警处置,建立了物资装运联动机制,完善了随时能战的防汛抗旱物资应急保障体系,增强了防汛抗旱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加强了青年突击队的管理培训,以充实抢险力量,保障物资调运任务顺利完成。对存储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和山东黄河防汛物资进行再检查、再养护,实行台账管理,确保所有物资、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随时调用,为防汛救灾奠定坚实的物资保障基础。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听令而行、快速反应,确保能第一时间处置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同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中担当作为,在防汛物资应急保障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营造“党员干部带头上,职工跟着干”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今后,储备中心将牢记“国之大者”,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加强防汛抗旱物资管理养护、提升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强化防汛应急值守,强化实战演练,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确保防汛抗旱物资管的好、调得出,用得上,为防汛减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王厚广)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