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28日讯 调水调沙掀起浊浪滔滔,红花绿树焕发生机勃勃;工程施工穿梭车鸣隆隆,乐动泉城传承文韵悠悠……在炎夏烈阳的光晕下,壮美与柔美兼具,机械与文明交融,闪耀出济南黄河无穷魅力,闪耀出沿黄人民的幸福生活,也闪耀着济南黄河人的使命与担当。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当前,济南黄河有八个方面的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党组书记刘九杰直面问题,在党课中阐述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推动工作的指导性、必要性、紧迫性,带动全局掀起“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热潮。
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回基层的心声与期望。济南黄河河务局结合工作实际,确定33个调研课题,在力求减少基层负担的情况下,走进段所、走进工地、走进群众,综合运用现场访谈、网上问卷、培训交流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基层段所生态文化建设薄弱?全面完成“两化”建设,逐步打造“一段一品”特色品牌,修建防洪工程户外劳动者(防汛)驿站。青年工作力度不够?强化组织、培养能力、涵养文化、纾忧解困。在发现问题中拉近距离,在解决问题中赢得团结,通过大兴调查研究,推动了高质量发展,更增添了有为机关和幸福单位建设的温度,凝聚起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力量。
汩汩清流滋润麦田,浓浓绿荫妆点庭院,升级光纤线路联通基层,搭建线上平台优化服务……一件件民生实事开花结果,点燃了奋斗之心,也铸就了奋进之剑,指引济南黄河人心无旁骛、一路前行。
法治之光托举护河之路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在济南黄河12处法治文化广场,时常回荡着这些铮铮誓言,誓词虽有别,初心恒如一。在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的历史节点,济南黄河河务局激情澎湃地投入到普法执法中去,与公检法司等9部门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配合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成立山东黄河首家生态保护联防综治办公室,沿着法治轨道推动济南黄河保护治理再开新局面。
法槌落下,正义彰显。上半年,济南黄河各级现场查处或制止违法行为155次,依法清除违章种植10400余株,拆除违章建筑2086平方米。历城黄河6起违法侵占黄河防洪工程的诉讼案件一审全部胜诉;2起依法强制执行案件已收回黄河防洪工程52亩,维护了黄河生态环境和法治尊严。
在黄河保护法指导下,《济南市黄河防汛职责》首次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首次建立了集防汛全要素数据于一体的沿黄各区县防汛布防体系,首次建成防汛抢险演训基地1处、实操训练场3处,完成10处“十四五”防洪工程主体建设,推进起步区黄河生态廊道防护林及苗圃工程(二期)建设,从制度到队伍,从工程到管理,全力为人民提供安澜稳定环境和美丽生态场景。
科技之光引领未来之路
“‘励智’精测快报物联网水位站通过压力水位计观测,是全河首座物联网水位站,与人工水尺对比,差值均在0.02米以内。”
“借助共建共享,我们可以直接调用对岸齐河黄河河务局的100多处视频监控,消除了监控盲区。”
“通过无人机三维建模,将黄河工程‘搬进’了电脑,数字孪生黄河的济南场景不断丰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济南黄河河务局各级立足“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各出奇招,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新模式。
“数字机关”作引领,依托“云核算”“云资产”平台,进一步增加派车单、公车维修申请登记表等网上审批项目,实现机关资金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长清黄河河务局开发了集办公用品审批、车辆维修保养、水情雨情信息功能等于一体的长清黄河防汛智慧云系统,为“综合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
“智慧黄河”显神通,依托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系统“三个全覆盖”和“智巡”APP 等平台,推动水情测报、工程巡查、水政执法监督、滩区督查等业务工作实现流程再造,有效降低了基层职工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巡查质量。
通讯保障做支撑,针对基层远离市区、通讯信号弱的短板,升级16台千兆交换机,20公里光纤模块全部升级为40公里,且采用双路由传输视频信息,全面打通“最后一公里”。
美景出于平凡,无数济南黄河人秉持着为民初心,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奉献、开拓进取,不断雕琢着河畔鸟语花香、闸后麦浪金黄、城中泉水清凉的人间美景。酷暑犹盛,他们再次迎着阳光出发,在建设幸福河的新征程上大步前行。(安红心)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