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新景入画卷 一河文韵赋风华

——天桥黄河河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8-30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8月30日讯   “对于生长在江南的人来说,黄河是一个必须要去看一下的存在。”

刚刚过去的炎夏,八方来客齐齐打卡泉城济南,近距离品味这座融“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而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也成了不少游客亲近黄河的最佳选择,他们徜徉河边,或是用镜头定格壮美的长河落日,或是用日记记载与母亲河的惊艳邂逅。

航拍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褚学谦  摄)

堤防伟岸的黄河风貌,林木葱郁的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共同构成了他们点赞这里的理由。

打造靓丽名片,“含绿量”与“含金量”兼具

初春三月,在黄河北岸月牙坝附近的大地上,由全局职工共同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火热上演,大家干劲十足、实干争春,与春天缔结一场青绿之约。2023年天桥黄河完成春季植树1.95万株,配合园林局进行工程绿化提升项目(四期),堤顶簇簇新芽,河畔片片新绿,为黄河生态风貌带再添新妆。

植树现场(张嫣然  摄)

早春时节,由职工组成的工程普查小队出现在各个巡查点上,以徒步巡查拉网式和无人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踏遍长堤排查工程问题。始终以奋进之姿履职尽责,天桥黄河狠抓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黄河防汛责任制落实,及时修订包括汛前调水调沙在内的3项防洪方案预案,汛前主动对接各单位,确认黄河防洪工程责任段。从春风料峭的工程普查,到如火如荼的防汛演练,全局深耕主业,力保安澜。

查看水利工程标准化外业工作提升进度(陈怡宁 摄)

“工程三维度立体模型实现了工程的可视化操作,可以完成距离、面积、高差和体积等数据的测量,能实现数据实时更新。”水利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初评现场,韩桂喜为专家组认真介绍。这是济南黄河河务局第一个3D图形工作站,也是天桥黄河加强信息化建设、释放治黄效能的又一例证。

始终坚持管理提档和信息化升级的“双管齐下”,让天桥黄河的“含金量”不断增色,捷报也纷至沓来:风景区入选第四批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泺口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获评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顺利通过水利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初评……

塑强文化品牌,文韵天桥亮点纷呈

“以学促干抓主题教育,要求我们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天桥黄河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主题教育开展方案,开展中心组集体学习9次,科学选定调研课题,开展“支部全面从严治党情况”“文韵天桥建设情况”等7次主题调研。

强化政治引领,厚植文化优势,深入打造“文韵天桥”济南黄河文化弘扬新高地。景区今年各类文体活动异彩纷呈,持续释放济南黄河的独特魅力。“十年蝶变 河济泉城”济南黄河文化摄影展用镜头展现济南黄河的生机勃发、高歌猛进的精彩瞬间;“礼乐天桥 好客山东”鲁筝艺术节以乐会友,悠悠筝音、声动泉城;承接各类研学活动8000人次,百名学子在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广场前齐诵《黄河颂》……

清华、北大实践团调研天桥黄河(王翔宇 摄)

台港澳记者团、台湾嘉义妇联会、基隆里长参访团先后齐聚天桥黄河,倾听“三河古道”变迁史、鹊华秋色取景由来,“打卡”黄河神兽石刻及民国治黄功德碑。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磅礴历程让同胞们深深折服,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也成为增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泉城会客厅。

擦亮实干底色,夯实基础稳步发展

行走在秀丽的风景区,扩音器内自动播放着济南黄河概况、鹊华秋色介绍和泺口九烈士事迹等,悦耳的男中音在游客耳畔回荡。各色安全警示牌俯视可见,泺口险工27号坝上新添置的电子围栏,时刻机警地提醒着游客注意近水安全。

宪法广场上实时更新黄河保护法专栏,由水政推出的普法宣传站开到社区和集市,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线上宣传也在同步铺开,精心拍摄《沿着黄河去普法》教育短片,将水行政普法全方位、多角度地立体呈现。

济南黄河防汛知识竞赛现场,由天桥黄河青年职工组成的“泺上清风”队一路领先、一举夺冠;景区上半年累计完成各级接待任务70余场,累计接待人次2万人次;两名青年职工被山东黄河河务局青年工作委员会评为“青年理论学习标兵”,1人被山东黄河河务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山东黄河河务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1人被山东黄河工会评为“工会法及工会知识竞赛优秀选手”。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张苏琦 摄)

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天桥黄河用实干换来点赞,“饭后前往百里黄河果然不失所望,风景如画,黄河母亲静静地蜿蜒流长,大坝下的牡丹园,坝上的月季园,芍药满眼烂漫!”

翻开新一页,天桥黄河将坚持务实重干、持之以恒,为推动天桥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钟慧颖)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