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九霄凌云志 长河万里竞风流

高青黄河河务局青年力量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0-30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0月30日讯   长河奔涌,裹挟着央央千载的华夏文明。

薪火传承,点亮代代黄河人的坚守与理想。

青年力量,开新时代之局、书新时代篇章。

高青黄河就有一股这般的青年力量,他们活跃在治黄重大工程项目一线,各类重要活动现场以及防汛抢险最危险的地方,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的青年力量。

文能提笔作赋安内业

“请大家往这边看,这组浮雕便是我们治黄事业的开山鼻祖大禹,大禹其实不叫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史称大禹、帝禹、神禹。”讲解员李夏把自己平时翻阅史书典籍找到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前来参观齐韵黄河文化展馆的观众们。“我发现展馆内每一处展品背后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想通过我的介绍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对我们的黄河文化了解的更全面、更深入,也让每一处展品更生动有趣。”李夏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她牺牲休息时间一点一点查阅、翻找、记录、背诵的忙碌身影。

由优秀青年职工组成淄博齐韵黄河文化展馆讲解员(张琼琼  摄)

夜已深,大刘家管理段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新入职的“00后”职工李佳纯正在用专业软件制作国庆宣传视频。“这视频剪辑比我美颜照片可难多了,但我小小的研究研究肯定能弄明白,明天一早保证能交出视频成品”。一张青春洋溢的脸上写满了不服输。

高青黄河的青年人,胆大却心细,活力却不躁。他们怀揣无限热情、积聚无限能量让治黄工作飞速质变。他们把新媒体带入日常工作,从传统走向“云端”,用“线上”取代“线下”;黄河保护法的宣传不再是传统方式,而是组织青年职工成立拍摄制作团队制作《三哥的夏天》法制宣传视频;防汛知识进校园也不仅仅是“老先生”讲课,而是青年职工带领老师同学们一起表演小品、有奖竞答。他们还发散思维、屡出金点,刘畊宏健身操、记者采风调研团、趣味读书会,把文化广场、传统治河技艺展示基地、职工书屋这些地方彻底盘活了。  

深入防汛抢险一线采访

夯实肥沃土壤,助力小树成长。高青黄河河务局局党组对青年理论提升工作尤为重视,为大家创造优渥的成长环境,按照青年职工的特长、业务技能成立攻坚小组,在科技创新、文创研究、宣传片制作等领域给予全方位支持,培养锻炼年轻骨干力量。高青黄河的青年人们在如此广阔的舞台上守正创新、锐意进取,让高青黄河的每一处都充满青春的气息。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团队活动展风采(张琼琼  摄)

武能仗剑纵马护安澜

“青年人要做有准备、有想法、有活力、有经历、有担当的五有青年。要思想上勇于斗争、行动上脚踏实地,干成咱自己岗位上的排头兵”。淄博河务局局长孙亭刚在青年座谈会上的殷切嘱托在青年职工的心中扎下了根。

在黄河保护法一线宣传阵地,在闸门运行技能竞赛、防汛知识竞赛、防汛技术大比武等现场,他们活跃在防御秋汛洪水的前沿,穿梭于高青黄河平常但不平凡的工作中。

参加山东黄河防洪工程运行管理技能竞赛

“韩叔,您看这个按钮,您只用轻轻转动就行,太用力无人机容易出现摆动。”马扎子管理段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葛胜飞正有板有眼的教着段上的老大叔试飞无人机。从无人机知识小白到操作老手,他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在今年的黄委防洪调度演练、山东黄河防汛调度演练现场葛胜飞操作的无人机远程实时图像传输零失误。

青年职工参加无人机骨干操作员培训(张琼琼  摄)

春节假期刚过,一群年轻人在新建成的防汛抢险实训基地操练起来。“防汛抢险是我们治黄人的天职,而我们是这支队伍的‘硬拳头’,只有我们完全掌握这项技能,才能拍着胸脯说我们可保黄河安澜。”淄博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副队长董润宇边说边熟练的捆扎起柳石枕。一次次的训练,一次次的打磨,使得这群年轻人不管是传统治河技艺还是新型机械化抢险装备,总能展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数九寒冬挡不住他们向老同志学习编制铅丝笼的热情,盛夏三伏也搅不乱他们修做反滤围井的演练流程。高青黄河的年轻人就是有一股昂扬向上不服输的蓬勃生命力。他们虽活跃但严谨细致,核实每一笔财务账款,规范每一笔财务预算;他们虽稚嫩但善于学习,“三个全覆盖”应用推广、“智慧淄博黄河”建设他们勇当排头兵、争做“优等生”。他们在实践中“蹲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青年抢险队员现场教学编制铅丝网片(张琼琼  摄)

赤诚不改,步履不变。如今,新时代的黄河人接过老一辈治黄人的接力棒,一手抓文化,一手护大河,他们带着激情与理想、实干与担当,踏上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历史新征程。(张琼琼  朱帅)

编辑:田光 录入:迟圣杭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