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8日讯 秋浓渐消,冬意缓来。站在东阿黄河堤岸上极目远眺,黄河如带、栾树摇曳、喜鹊翩跹,东阿黄河风景道廿里长廊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东阿黄河风景(卢化锐 摄)
自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山东段)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东阿黄河河务局凝聚多方力量,立足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注重品牌打造,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实现长足发展。
“凝心聚力”挥墨晕染,绘就长廊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2023年6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黄河河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山东省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创建评选工作的通知》,沿黄57公里,拥有着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等诸多荣誉与称号的东阿县,毅然决然地接下了创建的第一棒。
“创建国家风景道绝非易事,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学,必须拿出‘啃硬骨头’的劲头,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年中工作推进会上,东阿黄河河务局局长侯仰山就风景道创建工作作出部署。
鼓足劲,打响“廊道建设”第一枪。使命如磐,重任在肩,该局创建专班成员按照《山东省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评分办法》,对建设要求、管理要求、加分项等三大要素,十余个小项进行分析,结合东阿黄河近河型风景道特点,确定了以鱼山曹植墓风景区为起点,以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东大门为终点,涵盖东阿黄河生态林场、艾山卡口地理标志文化园、东阿黄河法治文化广场等多个文化景点,全长约十公里的风景道拟申报段,形成了建设防洪工程观赏景观主内、农林业及相关景区景点主外的黄河文化游览展示长廊的创建方案。
静下心,下好“河地融合”一盘棋。该局主动与东阿县文旅局、交通局对接,成立联合创建领导小组,形成多方联动、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的创建工作格局。
风景道创建座谈会
俯下身,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只有到现场去,才能发现问题”这是该局总工程师杨磊对创建专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创建专班多次到实地进行调研考察,查看拟申报段道路、绿廊、交通衔接、服务设施、标识及节点系统情况,适时发现问题及不足,并跟进召开座谈会研究整改措施,形成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分工,逐步销号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完善提升”妙笔生花,绘就长廊成色
东阿黄河国家风景道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长廊点睛,塑造独特品牌标识。“一个好的品牌Logo是风景道建设的眼睛,通过它,能让外界更加迅速地了解我们的风景道建设,并为人所熟知。”在专班碰头会上,该局经济办主任李志强一个建议,点燃了专班成员的思维火苗,经过几天的精雕细琢,一个以黄河“几”字形为原型,包含山、河、红日等元素,极具东阿黄河特色的风景道品牌Logo由此诞生。
东阿黄河国家风景道品牌Logo
以点带面,完善相关服务设施。“打造二十里东阿黄河风景道,要把标志牌搞好,不仅在入口处要把导览图、简介标清楚、标明白,在风景道中间,也要添加指示牌,这样才能更方便游客了解风景道的情况。”9月7日,正在监督安装标志牌的创建小组成员毕肖波介绍说。该局在完善指示标牌的同时,还更新了多处驿站、停车场指示牌,并且在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入口、东阿黄河生态林场等处设置的萌萌哒的“河宝”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打卡”。
水利风景区精神堡垒造型(毕肖波 摄)
多点发力,优化廊道建设品质。该局积极联合沿黄乡镇政府,结合东阿县“沿黄九品、品品连乡”的乡村文化特点,在特色沿黄乡村上堤辅道与堤顶道路交接处打造“幸福河畔·和美乡村”沿黄九品标识;联合县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林长制激励奖励资金扶持,实施黄河森林公园东大门和艾山卡口西侧林下广场2处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对黄河森林公园绿化和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在艾山卡口西侧林下广场修建葫芦型小道,设计红叶石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行林长制”汉字景观造型,种植花卉福寿考作为底色,林下种植二月兰,让风景道绿色更浓、成色更足。
艾山卡口西侧林下广场提升工程(程亮 摄)
此外,该局不仅在提升硬件设施上下功夫,管理服务质量也同步提升。建立健全了风景道各类管理制度、游客投诉及意见处理机制,树立精细化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名片打造”细致勾勒,绘就长廊亮色
岁月的传奇汇聚了一方文脉,滔滔黄河水滋养了胶乡大地,文脉、水脉、景脉交汇于此,成为东阿县一张独特的风景名片。
东阿黄河风景道申报段(井长虹 摄)
宣传片就是风景道最直观的名片,专班成员秉持展现文化底蕴深、两线风景美、服务设施全的风景道形象初心,特邀聊城市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殷复沧作为顾问,认真开展风景道宣传片拍摄,擦亮了风景道的靓丽名片。
宣传片里,泰岱余脉的鱼山、才高八斗的曹植、黄河下游最窄处的地标、沉浸式体验的法治文化……悠久灿烂的黄河文明已经深深烙刻在东阿黄河风景道上,勾勒出文韵厚重、人杰地灵的大写意。
宣传片外,春天,国色绽放、芳草满坡;夏天,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秋天,栾花溢彩、层林尽染;冬天,河堤一白、红妆素裹……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就像一个打翻的调色盘,绘就出缤纷绚烂、“多巴胺”般的工笔画。
.四季东阿黄河 程亮设计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时下的东阿黄河风景道,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正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呈现出崭新的风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焕然一新的东阿黄河风景道未来可期,必将更为美丽动人。(李扬)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