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9日讯 秋尽冬来,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济阳工区)施工现场依如盛夏般“火热”,数十台工程车、挖掘机密切配合、持续作业,数百名工人紧锣密鼓、加快奋进,一派繁忙景象。
施工场景 (于洪恩 摄)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济阳工区)任务总量约占济南工区的50%,锚定高质量按期完成防洪主体工程目标不动摇的济阳黄河,持续加压奋进,向时间要效率,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和闯劲,实现济南工区范围内第一个开工、汛后第一个复工、双节期间第一个动工,工程建设总量最大、工程建设速度最快、工程推进效率最高德州黄河河务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高质量建设防洪工程的快车道上风鹏正举。
目标更强 一次成优加压奋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黄河下游“十四五”(济阳工区)防洪工程共涉及控导续建工程3处、控导改建加固工程2处、险工改建加固工程2处,覆盖范围广、工程体量大、难度系数高。
召开紧急调度会(栾金灏 摄)
为打好防洪工程建设的“主动仗”,济阳工区以“党建领航·融聚工地”为引领,把“选好带头人、配强一班人”作为首要任务,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核心要素,适度超前谋划,统筹要素保障,吸纳16名党员及青年职工组建工区施工管理团队,并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工作经验以及性格特点,迅速分成内业组、外业组、收料组、后勤保障组,各组之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下达工程任务、选定工程坐标、料物排放、机械维修保养、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形成“规范、高效、闭环”的工作体系;牢固树立“夯实基础、一次成优”的工作理念,把党旗插在大河一线,把身份亮在工地岗位,把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在方方面面,引导所有施工人员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面对困难和问题,大胆闯、大胆试,让防洪工程高质量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共建精品工程。
效率更高 全力以赴全速前进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2023年4月15日,济阳工区提速开工,截至6月29日,济阳工区周孟控导改建加固、葛店险工改建加固主体工程共计42段坝全部完成封顶。9月26日,济阳工区再次刷新工程施工“进度条”,仅用24天,完成坝面排整1.21万平方米,散抛石1.4万立方米,完成合同工程量的73%,“济阳黄河速度”和“济阳黄河质量”齐头并进。
创新利用“三个全覆盖”赋能工程施工(高雪纯 摄)
工地动工之初,济阳工区就意识到待全部开工后,石料需求量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不利因素,会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瓶颈。面对困难,济阳工区采取提前备石的策略为工地顺利施工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不断利用“三个全覆盖”赋能工程建设,开发并完善了线上智能监督过磅系统、滚筒式斜坡震动碾、新型四脚锥体根石抛投装置等多项创新技术,为高质量建设防洪工程提供不竭动力。
作风更实 奋勇争先有效推进
拼搏成就梦想,实干铸就辉煌。
工程建设蹄疾步稳(于洪恩 摄)
在济阳工区不断刷新“进度条”的背后,有为了调度总体施工进度而高效精干的牛凯;七年如一日,始终成长在工地建设一线的王瑞峰;一天要接300多个电话、24小时坚守阵地保障工地料物的于洪恩;临近退休却依旧肩负挖掘机作业重任的徐峰;荣誉加身但趁着别人休息时间默默上岗维修保养工程机械的杜宪平;第一次从内业转到外业,因为不懂现场管理而焦急万分、日夜学习的王猛;临近婚期却怕耽误工期从不请假的杨康;为了做好工地后勤保障工作,每天“两头黑”的张伟;年龄虽小但是心思缜密的“安全能手”李新泉;从象牙塔到工地一线,砥志于心、勤学苦干的新一代黄河青年李昕煜、李子豪、诸圆旻,还有巾帼不让须眉,在内页资料组快干实干、事争一流的李善华、高雪纯、吴婷德州黄河河务局他(她)们不断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凭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拼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韧劲,在攻坚克难中增本领、长才干,彰显济阳黄河人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
时间记录前进刻度,年轮写下追梦华章。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济阳工区将继续拉高标杆、争先领先抓落实,锐意进取、快干实干抓进度,增强本领、提高能力抓质量,确保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济阳工区)顺利完工,奏响新时代治黄新一线的发展最强音。(栾金灏 谢梦琳)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