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潮涌万象新 河地融合绘蓝图

齐河黄河河务局谱写“河地融合”新篇章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15日讯   时代奔流染新大河万象,千帆竞发描绘幸福画卷。近年来,齐河黄河河务局乘时代之风,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聚力构建齐河黄河生态景观带,用实干书写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河地融合为新引擎,驱动“幸福河”大船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多点连动,点燃共建共享

同舟共济谋推进,共绘发展同心圆。“绿色画卷”“文化长廊”“旅游好去处”等一个个关键词从黄河岸边游客口中争先恐后地跳出。难以想象,短短几年的时间,齐河黄河便华丽转身,彻底改变了“泥沙飞扬”“沙尘满天”的状态。如今的生态新乐章,与河地融合这个主旋律密不可分。


合理开发利用淤背区土地资源,是齐河黄河经济发展的永恒话题。近几年,齐河黄河河务局从打造黄河生态景观、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和构建黄河生物防护体系三个角度切入,因地制宜做文章,创新管理强优势,争取项目亮品牌。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由地方政府出资对南坦“红心一号”广场提升改造,建成生态梨园、王庄禁毒广场、潘庄文化广场。随着“林业补贴”“双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政策相继落地,齐河黄河河务局积极跟踪对接,完成636亩新造林统计上图。借足东风协调发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开花。

近期,德州黄河文化展厅及南坦“红心一号”广场、南坦险工被列入齐河县旅游项目清单。黄河工程资源和社会资源交叉整合,相互衬托,增加了黄河经济增长点,推进了资源共建共享。

挥毫泼“绿”,描绘生态画卷

倾心共献丹青手,生态黄河筑新景。齐河黄河河务局与相关县市区、部门携手共进,聚力融合,挥毫泼“绿”,将黄河两岸建成“多树种、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绿色生态廊道。

为绘就这一美丽蓝图,齐河黄河河务局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争取政府投资翻修了北展堤堤顶道路、黄河大桥上堤辅道等9条道路。同时,齐河黄河河务局积极推进黄河两岸绿化提升,建成树株种类多、分布广的特色淤背区。

如今的黄河淤背区,土地平整、苗木成畦,部分地块逐步成为当地旅游网红打卡地。在春夏之季,64公里的齐河黄河大堤被绿色的海洋包围,呈现出“百里长堤林成荫,万亩农田林成网”的美景。

搭建平台,传播治黄文化

创新培养铸人才,合作交流谱新篇。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齐河黄河河务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期,齐河黄河河务局同地方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黄河安澜实景探索”户外研学活动,参加人员在黄河文化展厅聆听讲解后,自助探索抗洪抢险培训基地、南坦险工、“红心一号”广场,完成任务后获得了“齐河黄河少年使者”立体证书和探索勋章。此次研学活动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黄河两岸劳动人民对母亲河的利用和保护,有效宣传了黄河保护治理文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才能谱写河地融合新篇章。齐河黄河河务局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立足行业优势,助推地方绿色发展。下一步,齐河黄河河务局将持续强化多领域、多层次融合协作,主动搭建协作平台,不断探索“河地融合”新模式,深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良性互补。(孙宪亮  姚逢春)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