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执戈再扬帆 协同治水护河安

东平湖管理局“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机制”建设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21日讯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一湖碧波荡漾,水鸟翩翩起舞,在绿柳掩映的解河口管理段,“东平湖保护工作室”的牌子映入眼帘,这是山东黄河东平湖管理局辖区内首个检察机关派驻黄河流域管理机构的检察工作室。

随着黄河保护法的深入施行,该局持续健全完善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机制,深入推进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有效衔接,运用法治之笔,在沿黄滨湖绘就出一幅人水和谐、生态优美的妙笔丹青。

立梁架柱稳根基 统筹谋划一盘棋

制度是行动的先导。东平湖管理局积极推进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建设,与泰安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

《办法》聚焦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等9大重点领域,制定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诉前磋商、联席会议等制度,夯实所辖黄河、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司法保障。该机制入选了泰安市首批“法敢当”法治建设品牌项目库,充分展现了东平湖法治建设成果。

发生在东平县的“整治黄河滩区违法养殖”案被列为2023年最高检和水利部联合发布的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保护黄河水安全典型案例之一。该案中,东平黄河河务局与地方检察院、河长办积极协作配合,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对涉案黄河滩区违建养殖场进行拆除清理,恢复滩区面积25万余平方米,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协调统一。

司法联动聚合力 多元共建新高地

2处环境资源黄河巡回法庭、2处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新三联”(警河联巡、警地联勤、警民联护)黄河生态警务机制、“生态110”联勤联动机制、河湖联勤联动执法工作站……

这一系列务实举措的出台,是东平湖管理局持续深化与地方各级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密切协作,探索完善行刑衔接机制的具体成果。

在“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违法设置阻碍行洪障碍物”一案中,市县两级河务部门依法进行查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出具行政复议决定;在当事人向地方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后,又积极组织应诉;经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和再审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最终由法院依法裁定准予强制执行。该案入选了2023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十起涉黄河保护典型案例。

透视典型案例的背后,是司法机关对河务部门及时全面依法履职的认可与支持,更是多元合力“啃”下威胁黄河行洪安全“硬骨头”的典型示范。东平湖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这是法治的胜利,我们要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办理一件、影响一片、规范一类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推动黄河流域法治建设的‘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利剑执法出重拳 齐抓共管护河安

“那边有辆铲车,可能有非法取土行为!”“老乡,这里是堤顶道路,占用河堤摆摊经营属于违章行为,请您马上撤离!”……这是该局水行政执法的一幕幕生动场景。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该局水政监察员战酷暑、斗严寒,巡河道、清四乱,跑工地、蹲现场,不分昼夜奋战在执法一线,用汗水和心血守护着黄河、东平湖水域的和谐安宁。今年来,他们联合地方河长办、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河湖管理水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和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巡查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真正解决了一批长期影响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河湖问题。



省际交叉河段联合巡查联席会议机制、黄河(梁山段)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机制、与各级司法局、检察院、水利局等开展联合巡查暨普法行动、黄河保护法主题展览……普治结合、普治并举,既形成了防范、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合力,又营造了沿黄滨湖人民群众学习宣传黄河保护法的良好氛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东平湖管理局始终无畏艰险、砥砺前行,全力筑牢东平湖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法治屏障。(王怡然 刘性泉 视频:王怡然)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