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23日讯 岁月不声不响,总有使命担当。
日前,聊城黄河河务局职工张道强创作的长篇水行政执法小说《步步较量》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长年从事水行政执法工作的他,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经过700多个日夜的艰辛创作,最终完成了这部小说。
“我希望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人关注水行政执法人员这个群体,更深入地了解黄河河务工作,增强爱护黄河、保护黄河的意识,以实际行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张道强说。
依法治河,普法护河,以法为器,以笔铸剑,张道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对母亲河的热爱。
一名“黄河卫士”25年的坚守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1年12月4日,在CCTV202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获评“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的张道强接过鲜花和奖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张道强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小时候,常听老一辈人讲黄河发生洪灾时对百姓造成的伤害。从那时起,我心中就有了一个梦想,要守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张道强说。
1998年,张道强正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黄河河务工作者,在随后的25年里,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用脚步丈量河岸,用青春守护大堤。25年间,凭借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张道强获得诸多荣誉与奖项:全河星级执法标兵、第八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长年从事水行政执法工作,张道强目睹过很多破坏黄河的行为,在黄河河道内违法取土、违法采砂、违章建房……“那时我就想,除了日常执法工作,是否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让更多人增强法治意识,减少对黄河的破坏。”张道强说,他决定创作一部以“保护黄河”为主题的长篇水行政执法小说,以此来增强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一部以“保护黄河”为主题的著作
张道强自幼爱好写作,参加工作以来,他曾先后在《中国水利报》《黄河报》、新华网、《大众日报》等报刊、网站发表各类体裁文章1200余篇,有一百余万字。其中,法治小说《较量》在2011年水利部举办的“十年新水法 百样新变化”黄河水利法治故事征集活动中获二等奖。
这篇4000字左右的小说也成为长篇小说《步步较量》构思和创作的肇端。
“写《步步较量》这部小说就像跑一场马拉松。在创作过程中,我耗尽了心血,遇到很多困难,当遇到没有矛盾冲突点、写不动、不想写等问题时,我就通过看电影、看名作或者运动等方式放松一下,接着再写,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张道强回忆说。
创作不易。张道强白天站在堤坝上执勤,晚上挑灯夜战,趴在桌子上写稿。他随身携带着纸张,有空就写,密密麻麻地写了500余页稿纸。有一次,张道强高烧不退,在医院打点滴时,突然有了灵感。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强忍着身体上的不适,爬起来写作,险些酿成大病。
靠着这份坚韧与执着,历经700多个日夜,长篇小说《步步较量》终于完成创作。在出版过程中,张道强利用休息时间,对小说的每段文字进行精心打磨,历时10个多月,这部小说终于出版。
小说结合黄河一线常见的水事违法案件,用清新淡雅的文笔讲述催人泪下的水行政执法故事——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在黄河河道内违法取土、采砂,违规架设黄河浮桥,在滩区违章建房,肆意践踏母亲河,置黄河安危于不顾,有“黄河卫士”之称的水政监察、黄河公安执法人员不畏险阻,与不法分子展开了步步较量。
该书凝结了张道强对水行政执法工作多年的探索和钻研,故事情节险象环生、争斗惊险奇绝,令人不忍释卷,是目前国内首部以“保护黄河”为主题的长篇水行政执法小说。
一次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的生动体现
一条黄河,澎湃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脉搏;一部小说,奏响了绿色卫士的忠诚颂歌。
《步步较量》一经问世,便受到国内十几家新闻媒体的关注。
书中,张道强写了一首诗——
华夏赤子愿,黄河永无患。匠心热血情,力透纸背言。多少霜雨雪,浮沉在心间。几度破急流,盛世铸安澜。
“华夏儿女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黄河永远安宁。我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希望黄河岁岁安澜,国家永远繁荣昌盛。”张道强说。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健全完善了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也为无数水行政执法人员提供了一柄利剑。张道强将保护黄河的理念融入小说之中,正是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的生动体现,也让更多人直观、清晰地认识到保护黄河的重要性。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吴福木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深刻的主题、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描写、独特的黄河风情,在《步步较量》中完美呈现。《步步较量》可以说是献给国家和人民的一份厚礼。”
步履不停,走遍黄河两岸;笔耕不辍,只愿河海安澜。张道强和其他水行政执法人员仍将步履铿锵、昂然前行,在保护黄河的道路上,与违法行为步步较量,担起保护母亲河的重任。(马永伟 关雨萌)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