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润齐地 法治护河正蓬勃

淄博黄河河务局“八五”普法中期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1-27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27日讯   淄博安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文化、法治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治黄历史为这里提供了无数的文化遗存,积累了厚重的法治文化积淀,惠泽了一方水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淄博黄河人正全力以赴守护母亲河,向着打造“安澜河”“法治河”“幸福河”的目标无畏前行。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淄博黄河河务局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河各项目标任务,详细部署、统筹推进、创新宣传,打造了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层次深的普法阵地,让法治思想在这片历史文化厚重的热土上落地生根,蓬勃生长,成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深谋细划  推动“八五”普法走深走实

“全局上下锚定“八五”普法规划的主要目标,坚持“开放治河,融合发展”的理念,打破常规,高标准创新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淄博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亭刚介绍,“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淄博黄河河务局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成立普法领导小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精心编制普法规划、年度计划和普法重要节点活动方案,并将《宪法》《民法典》《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纳入其中。同时,严格落实监督检查与考核机制,把普法工作纳入单位年度绩效目标管理,有力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规范化运行。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切实增强做好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学法、普法基础,确保“八五”普法工作见质见效。淄博黄河河务局建立了《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淄博黄河干部职工学法清单制度》等12项普法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带头学,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业务科室坚持系统学、结合主责主业学、联系实际应用学;全局干部职工主动学、认真学,对法律条文内涵进行深入学习交流。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40余次,法治讲座、集体学习80余次,普法考试、知识竞赛20余次。把法治教育纳入全局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干部培训必修内容,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形成“学法懂法”“比学赶超”的热烈局面和浓厚氛围。

为打通普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局范围内聘任普法联络员15名,招募普法志愿者83人,从张店区科苑街道瑞景苑社区、高青常家台李小学等地,外聘普法志愿者4人,形成了河务部门与沿黄社区学校普法服务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防汛宣传月”等专题普法节点,社区间、校园里、村庄内、工地边,总有淄博黄河人的身影。30台次宣传车驶入大街小巷,6万份宣传材料送入群众手中,50余条宣传标语高悬城乡街道,10处法律咨询站门庭若市,2021年以来,沿黄受教育者达 7 万人次,普法工作正如火如荼。

汇聚合力  让“八五”普法成燎原之势

“今天的发布会标志着我市区域与流域协同推进黄河保护法贯彻实施进入新阶段。下一步,黄河河务部门将依法履职,进一步强化流域与区域协同、部门联动,共同打造“河畅水安”执法品牌,为实现“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法治力量。”淄博市“河畅水安”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淄博黄河河务局分管领导武模革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河畅水安”专项行动涉及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淄博黄河河务局等多家单位和部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方案中,明确了参与单位部门在此项专项行动中的职责、任务,并从普法宣传部署、自查自纠、隐患排查整治、案件查处、法治保障协作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河畅水安”专项行动,是“开放治河,融合发展”工作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淄博黄河河务局聚焦流域区域协同监管,深度推动河地融合,凝聚“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强大合力,在“八五”普法,依法打击侵占河湖、妨碍行洪安全、非法采砂、非法取水、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典型违法案件等方面,实现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河湖管理格局常态化,切实维护河湖管理秩序,为将黄河淄博段打造成安澜河、生态河、幸福河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加强“横向”协作的同时,淄博黄河河务局更加注重“上下联动”,共同发力,与县一级公、检、法、司联合,集中普法与常态化普法相结合。特别是《黄河保护法》颁布以来,与法院、司法局联合开展“黄河保护法宣传月”活动,普法志愿联合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组织举办全市黄河防汛行政首长培训班,专题培训黄河保护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营造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广泛参与黄河保护治理的燎原之势。

文化赋能  给“八五”普法插上新的翅膀

“汉武帝曾经任用过一个御史大夫名叫倪宽,他在任上为了避免沿黄居民使用黄河水引发纠纷,合理用水,制订了‘水令’,使人民按令用水,上下相安,关中因此繁盛。”淄博齐韵黄河文化展馆的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少先队员讲解,“可见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关于黄河水使用的立法。”

淄博黄河河务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淄博黄河河务局充分发挥齐文化资源优势,做好齐文化与黄河文化结合的文章,于2021年创建了“齐韵黄河文化展馆”。作为“两馆一带”综合性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的重要一点,是宣传黄河文化、齐文化、普法的重要的窗口。

两年间,依托淄博黄河建设管理基地、刘春家险工先后修建了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淄博黄河传统治河技艺展示基地、齐韵黄河文化展馆、淄博黄河党性淬炼中心,形成了“有内有外”的法治文化传播链。千余平方米的文化展馆、万余平方米的沿河法治文化带,在两年间已接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研学团队200余批次,人数超10000余次,广受好评。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在法治文化基地的建设工作中,该局注重打造可视性和沉浸式体验,力求精准向参观游客传达出黄河法治、健康、幸福、美丽等文化内涵。“水法集萃”、“圣贤论法”、“黄河文化”、“民法典专区”,在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法治文化气息,浸润着淄博广大的沿黄群众,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

抓创新,塑品牌。“大家好,我是山东黄河河务局的禾禾,今天我来带领大家学习了解《黄河保护法》。”这是该局自编自导的《齐讲热议黄河保护法》系列微视频中,古灵精怪、憨态可掬的普法吉祥物禾禾正在向观众普法,屏幕内的人形玩偶俏皮可爱,绘声绘色生动讲述;屏幕外的观看者会心一笑,法治知识了然于心。两年间,淄博黄河河务局致力打造指尖上的“法治文化”,运用新媒体技术,自编自导了《黄河牛犇犇搬家记》《水·法说》等微视频,并通过“淄博黄河”微信公众号、“黄河视讯”、普法QQ等新媒体平台播放,进一步提升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提高沿黄社会公众的水法治观念。

滚滚黄河行万里,奔流不息;法治工作历经年,任重道远。“八五”普法的大道上,淄博黄河河务局始终把依法治河放在突出位置,筑牢法治基石,汇聚法治力量,推进法治赋能,牢记依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使命,为黄河事业稳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李伟波  赵静雯)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