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黄河河务局:从“追光者”到“闪光者”

记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济阳工区)技术负责人王瑞锋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2-6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6日讯   岁月无声,山河为证。

深秋的午后,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济阳工区)的外业技术负责人王瑞锋正拿着GPS设备,跟徒弟兢兢业业的寻找坐标点。从9月26日工地复工以来,在过往的24天里,他们完成了1400多个关键坐标点放样工作,并且现场指挥督导完成坝面排整1.1万平方米,散抛石1.2万平方米……在新时代的建设幸福河的历史使命中,用责任和奋斗、创新和突破展现“济阳黄河担当”。

为工人讲解坝面排整的工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李新泉摄

2016年的某一天,刚刚参加治黄工作不久的王瑞锋,第一次跟着“十三五”防洪工程施工外业班组外出作业,那时候他对GPS设备一窍不通,只能从事竖尺子、撒灰点等边缘性的辅助工作。当时,会操作GPS设备的人员非常少,有时候设备出现故障,就只能联系厂家技术人员或者送到济南专业维修点进行维修,耽误施工进度。面对不解的王瑞锋,他的师傅郝加燕说:“你要好好学,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我们就会很被动,只有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心里才踏实”。

这句话,王瑞锋一直砥志于心。

白天在工地忙碌,晚上他就拿着设备配发的厚厚的说明书仔细钻研,防洪工程建设不仅要会操作GPS,升级换代的ITK设备以及施工必备的CAD软件都是学习的内容,不仅要掌握设备结构、操作原理还要精通计算机、数据库等知识,要想全部吃透,十分不易。

调试GPS设备寻找坐标点  李新泉摄

为了快速提高技术能力,王瑞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遇到相关的知识他都记下来。他也很珍惜平日里跟着郝加燕和王伟师傅一起外出作业的机会,寸步不离的跟着,不停地询问、记录。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师傅操作的时候先拍照、录视频,空余时间自己操作,强加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王瑞锋用两个月的时间熟练的掌握了CAD软件使用技能,GPS、ITK等设备更是熟能生巧,在掌握使用技能的同时,还不断提高自主检修能力。回望7年来的历程,光是笔记就记了10多本,曾经挑灯夜读的背影,似一束光照进载满理想的未来。

“上半年在周孟控导是探索尝试,到了葛店险工是提升改进,现在张辛控导已经是顺理成章……”走进施工板房,王瑞锋正在研究施工图纸,近年来,面对具有坝头改建加固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大批量退休,王瑞锋坦言在“十四五”防洪工程动工之初,在施工步骤上存在技术瓶颈和经验壁垒,在周孟控导施工过程中,第一次独当一面的他常常夜不能寐,根据断面图不断研究设计图纸,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复刻成电子版,跑去向有施工经验的老同志虚心请教,白天施工产生的问题逐一复盘、标明注意事项、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经过两个工地的提升,从旧石拆除、修整土坡、根石台开挖、铺土工布、乱石粗排、三七灰土、勾缝等9个方面、30余项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全部标注清楚,为“济阳黄河速度”奠定坚实基础。

在施工一线为坝面排整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栾金灏摄

时间检验奋斗成色。王瑞锋的成长路程,不仅让防洪工程拔节生长,也有效解决了济阳黄河人才断层带来的困扰,“瑞锋哥的笔记简单易懂,看他总结提炼的要点,自学都能很快上手,平常他对我们操作设备也非常严格,现在我们几个青年职工都能自主操作GPS”,同事李新泉对王瑞锋的评价很高。在王瑞锋的培训和指导下,济阳黄河十余名青年职工都能熟练使用专业设备,施工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大幅提升,为人才储备添砖加瓦。

在施工一线为青年职工深入讲解断面图纸  于洪恩摄

谈起七年来的学习路径,王瑞锋说:“现在咱黄河上的青年职工越来越多了,还都是大学生,我想给他们打个样。像我这样的老同志还在不断学习提升,他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毕竟,把技术学好,心里才踏实啊!”。

未来的他,像一抹骄阳,伴着大河安澜,耀眼无比。(栾金灏)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