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6日讯 步履不停,日落星野。
晓风啸空,报道冬初动。俯瞰大河之滨,平畴沃野如诗如画,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趁着晴好时节,工程车穿梭忙碌,钢铁巨臂起起落落,建筑工人全力以赴,一派繁忙景象,这里是聊城河务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现场。
位山闸改建现场鸟瞰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和‘十四五’防洪工程是国务院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对于我们来说是挑战更是砺炼,我们要锚定争创精品工程目标,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聊城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滨一席话铿锵有力。
守初心锤铸渠首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
回首2023年的点点滴滴,那些接续奋斗的时光碎片,拼出了过去一年位山引黄闸的全景,构成了所有工程建设者的共同记忆,书写着聊城黄河工程建设的一撇一捺。
位山闸改建工程现场
2022年10月18日,位山引黄闸改建工程正式开工。
作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中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一座水闸,位山闸主体施工工期20个月,分两期进行施工,2023年6月底主汛期到来之前需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在工期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按时保质完成这一任务,对于所有工程建设者来说都是一项巨大挑战。
聊城项目办组织参建各方梳理剩余工作量,明列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克服高温、风雨天气、麦收人员短缺、调水调沙大流量过程和浮桥中断影响物料运输等不利因素影响,“拉满弓”推进项目建设。
“位山闸是黄河第二大、山东最大灌区位山灌区的渠首闸,承担着聊城市农田灌溉、工业及生态供水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引黄济津、引黄济淀和引黄入冀等大型跨省际跨流域的输水任务。所以我们既要打造精品工程,同时还要确保施工期间引黄供水不受影响。”项目办高级工程师朱让详细介绍到。
位山闸临时供水设施
为了科学妥善做好位山引黄闸改建施工期间的供水保障工作,确保让小麦喝足“返青水”,该局深耕河地融合,积极协调聊城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增设由22台抽水泵组成,设计流量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22立方米每秒的临时供水泵站,进一步在导流明渠基础上增强引水能力,强化供水保障。
开展安全检查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什么是‘1’,安全就是‘1’,只有有了这个‘1’后面的‘0’才有意义,这是一条警戒线、一条分水岭。”这是聊城河务局副局长、项目办主任马政委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黄河下游涵闸改建工程山东省唯一一处“六项机制”试点单位,位山闸改建工程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渗透到工程建设的细枝末节。
进行防汛应急演练
形成共计514个作业步骤的安全生产风险推测清单,开展专项检查14次,进行专项应急演练5次,制定综合应急预案1项、专项应急预案12项、现场处置方案15项……位山闸参建各方用一组组数字共同推动着风险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水利安全生产全链条全方位的实时管控。
位山闸一期工程闸门安装完成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2023年6月24日,伴随着起重机的阵阵轰鸣,最后一道闸门缓缓降下,位山闸达到关门挡水度汛要求,浸透着无数工程建设者的汗水,一期主体工程终于完工。
位山闸一期工程通过通水验收
“经查看,此工程已按设计完成一期建设内容,工程资料收集基本齐全,工程标准和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意通过通水验收。”
2023年8月29日,山东黄河河务局验收委员会宣布位山闸改建一期工程通过通水验收,这也标志着整项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鞍马未歇,战鼓催征。现如今,位山闸改建二期工程的号角已然吹响,无畏艰难的建设者们正在施工现场镌刻下属于他们的足迹,向2024年6月主体工程完工发起冲锋。
秉匠心融筑于微
9月27日,随着挖掘机缓缓铲动陶城铺闸第一铲土,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山东段)陶城铺闸、郭口闸项目正式开工。
陶城铺改建工程现场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聊城黄河就此按下快进键。
密集召开调度会,精心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及各类专项方案……郭口闸项目部新修建的党员活动室,见证了他们的满怀热忱。
为圆满完成形象投资与资金支付“双百”目标,项目办每周总体调度一次,对关键环节和节点随时调度,并指导施工单位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压缩工序间技术间歇,做到人机协调、压茬推进。
据悉,两座引黄闸将采用原址重建方案,新建水闸结构型式与老闸相同,涵闸设计流量维持老闸原设计流量。
“别看这两座引黄闸虽然不算很大,但关系到了1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项目办赵国平告诉笔者,为了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供水保障工作,项目办提前谋划,及早着手,现在已经完成供水设施安装调试工作。同时,还做好了陶城铺东闸维修养护工作,在临时泵站供水无法满足用水需求时将开启东闸进行引水。如果确有需要,地方政府还会投资增设浮船泵站。
为了更形象掌握施工现场原始地貌,施工单位安澜公司运用无人机倾斜测量技术对两座涵闸进行实景三维建模工作,精准定位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部位,减少施工人员危险作业,同时通过对工地定期的实景建模清晰直观地把握施工进展,提高管理效率。
“工程建设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统筹抓好进度、质量、安全、水保环保措施等各项工作。这些问题我都记到手机备忘录了,过两天再来我可是要检查的。”穿梭忙碌的工地现场,恰巧偶遇马政委正在与相关负责人交代工程建设注意事项。
原来,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安全,马政委但凡得了空闲,便会去所有的重大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转一圈。上到陶城铺闸,下到“十四五”防洪工程,60多公里的路来来回回,他已经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遍。
郭口闸改建工程现场
“对于我们而言,这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工程建设项目,家门口的工程,一定要干好。”安澜公司总经理杜国营的话,说出了所有聊城黄河工程建设者的心声。
锻臻心筑牢长堤
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堤防起宏图。
走近“十四五”防洪工程聊城段的施工现场杨庄控导,抬眼望去,崭新的备塌体整齐排布在黄河岸畔,一个个标准体积1方的铅丝笼紧密排列筑起了水上长城。
康口险工
你很难想象,铅丝笼里的那些仿佛被机器打磨处理过的方方正正的石头,是由人工制成。
据介绍,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聊城段共涉及1条防汛路建设,1处控导工程续建,4处险工8段坝岸和4处控导65段坝垛改建加固,主体工程要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时间紧张、任务繁重。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东段)施工第三标段开工建设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
2022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书》,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就此拉开序幕。
自此,东阿、阳谷黄河河务局防洪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迅速全面开启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压茬推进清场各项工作。
移民迁占工作难,肩负着东阿县政府的委托,东阿河务局围绕如何快速、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不断探索,扎实推进。
酷热难熬的三伏天,迁占办副主任杨磊带着负责移民迁占工作的同志跑乡镇、跑村庄,找村干部、找老百姓做工作,一家一家仔细解释政策,耐心劝导老百姓消除顾虑。最终,移民迁占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这也为后期施工过程中进度不断赶超奠定了良好基础。
周门前控导
为了尽量减少凌汛期施工影响,聊城项目办自我加压,提出2023年11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的要求。合理安排工期,压茬推进施工,同一工作面上最大程度增加人员和机械……跑出了聊城黄河工程建设“加速度”。
“你别看现在看起来只是像在往上垒石头,之前却也是没少给我们出了难题,这下面需要进行碎石垫层,由于这次施工坡比比较陡,造成了碎石铺不均匀的情况,后续通过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才解决了这一问题。”项目办高级工程师孔祥磊指着改建工程仔细解释。
杨庄控导施工现场
作为“十四五”防洪工程聊城段唯一一处邻水作业的工程,杨庄控导的河水较深,加之水深动态变化、坡度难以控制等因素影响,为实施水下抛石造成了较大困难。
“如果水下部分干不完,水上部分也就没办法干,所以那一个来月时间,包括我、陶睿,项目部所有人白天盯工地,晚上轮流倒班,24小时不间断进石料、抛石头,才拿下这一难关。”现场施工负责人张楠指着站在不远处的质检员陶睿说道。
汛后设计交底
这是陶睿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工程,在此之前,他的施工经验并不多,而像他这种情况的在这次的施工队伍中并不是少数。
为了让这些技术员迅速成长起来,杨磊、孔祥磊经常要与这些技术员坐在一起,进行技术交流,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说问题,这支年轻的施工队伍在实践中逐渐磨炼成了“老师傅”。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岁月。细数聊城黄河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队伍里,有事必躬亲的项目办主任马政委,有初入工地的陶睿,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李倩,还有许许多多的工程建设者们……一分一寸,皆是匠心,他们用初心擦亮了工程建设者的精神坐标。
岁月无声,山河为证。待到来年岁稔年丰时,一座座引黄涵闸星罗棋布,一处处防洪工程巍然屹立,无声诉说着工程建设者不懈奋斗的故事,承担起造福两岸人民的重任。(关雨萌 朱让 李辉 孔祥磊)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