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11日讯 时序更替,万物维新。
2023年,是齐河黄河河务局在幸福河建设新征程上砥砺奋进、昂首阔步的一年,也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一年。该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局关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部署要求,在聚焦主业中砥砺担当,在服务大局中践行使命,努力从“选、育、管、用”全方面进行科学布局、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以“度”的把握,实现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量”与“质”的提升,激活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
强化学习实践的“深度”
“我们要做黄河岸边的一棵护堤柳,撑起齐河黄河的一片天,撑起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片天……”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一组的学习会上,20名年轻干部相聚一堂,畅谈自己的所学所闻、所思所想。
青年理论组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青年者,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青年干部作为齐河黄河的中坚骨干,事关齐河治黄事业的长远发展。该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鹏十分关心和重视青年干部的学习成长进步:“对青年干部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深耕细作、加强管理,及时施肥浇水、修枝剪叶。”
青年理论组成立以来,该局不断探索青年理论学习新模式,出台了《关于提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质量的指导意见》,与山东省气象局、槐荫黄河河务局、淄博黄河河务局、滨州黄河河务局、齐河县农商银行等多家单位开展青年联学活动,推动青年理论学习走深、走心、走实。选派17名青年干部参加为期5天的德州黄河第七期青干班,7名学员分获“优秀班干部”“优秀学员”表彰;今年共开展集中学习33次,研讨发言人员70余人次,通过“搭台架桥”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蓄势赋能”,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青年干部政治信念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青年理论组开展户外团建
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齐河黄河河务局青年干部职工们正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展现青春智慧、闪耀青春光芒,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方。
加大交流锻炼的“力度”
“之前都是单方面与应急局打交道,经过一年的交流锻炼,加强了双方单位的交流配合,组织的精心浇灌,地方的广阔舞台、厚重土壤,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在齐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挂任副主任的刘涛这样总结自己的交流历程。
如何结合工作与地方单位密切融合?如何在融合中识别干部、培养干部?该局通过抓实抓好双向交流,逐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去年3月,在山东黄河率先实质性启动干部双向交流工作,先后有针对性地选派4名干部、接收4名干部开展双向交流,涵盖齐河县应急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镇政府等单位,双向交流逐渐成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渠道、识别选用干部的练兵场。
启动第二批“河地融合”干部双向交流工作
突出实践锻炼育干部。紧紧围绕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坚持把干部放到机关吃劲岗位历练,放到治黄一线锻炼,通过蹲点驻守、轮岗交流等方式,注重跟踪培养、全程培养,有的放矢开展实践锻炼。2018年以来,共选派28名青年干部到上级单位交流学习,接收上级单位18名青年干部到该局交流学习,接收10名新入职公务员到管理段交流锻炼。
通过有针对性地交流锻炼、双向奔赴,让干部“动”起来,让队伍“活”起来,让年轻干部“百炼成钢”,为齐河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精兵强将”、蓄足“源头活水”。
夯实业务技能的“厚度”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技能人才是推动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该局从打通体制机制壁垒、搭建成才舞台和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助力更多优秀技能人才实现自我突破。
聚焦孵化,深化人才培育“传帮带”。3月23日,在德州黄河河务局召开的深化师带徒制度推进会上,宣读了《关于深化师带徒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13对“导师—师傅—徒弟”结对并签订《师徒协议书》,以“培训+运用”为原则,“一对一”帮扶,“手把手”传带,指导徒弟边学边练,以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岗位业务技能。
师徒协议签订仪式
搭建舞台,拓宽人才成长“星光道”。积极与地方人社局进行对接,连续2年承办德州市二类竞赛——“技能兴德”河道修防工职业技能竞赛,在70余名选手中选拔26人参加决赛,在今年的竞赛中,该局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与此同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黄委、省局技能大赛,拓展高层次人才出彩舞台,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攻关的技能人才正脱颖而出……
承办德州市技能兴德职业技能大赛培训
潮平岸阔东风劲,扬帆启航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上,齐河黄河河务局将坚持守正创新、担当尽责,做好人才“选用育护”,激活队伍“源头活水”,不断开创新时代治黄队伍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齐河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华章。(李晓晗 翟雯)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