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施工日记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郓城段)建设小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2-11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11日讯   时值寒冬,黄河大堤上万物都静了下来。然而险工上的车鸣声打破了这冬得寂静,这是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郓城段)施工项目在紧锣密鼓的施工。虽然天气严寒,但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人头攒动,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施工景象。

全力以赴 交满意答卷

凌晨5点,此时大地还笼罩在黑色中,人们还沉浸在梦乡里。抬眼望去,险工上的光亮若隐若现,汽车的轰鸣声强弱交替。

夜间作业

“回来了,效聘。”司韶光的一声问候,让黎明前的空气充满了生机。

“回来了,换龙英去了,我休息一下。”彭效聘回答道,他摘下手套,用嘴哈了哈手,随后转身洗漱去了。

伟庄险工的改建任务按下了加速键,参建各方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合理安排施工流程,抢抓进度,向着项目节点全力以赴。  

徐龙英、彭效聘就是这建设者中的两员,他们负责现场,每一辆进场的土料都需要经过他们的严格把关,尤其是夜间的检查,更需要认真仔细,克服困倦,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我们一定要锚定‘争鲁班、创大禹’目标不动摇,以打造‘五个工程’为抓手,争创亮点,要坚持不懈,鼓足干劲,把好施工质量关,抢抓当前施工的有利时期,继续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建设任务。”郓城黄河河务局总工罗永平在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郓城段)施工进度推进会上强调。

为了全方位加快施工进度,内业资料也要及时跟上。不仅施工人员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资料整理人员也是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白天要记录施工、安全、水保、环保等各项日志和其他相关记录,晚上还要整理汇总。

整理内业资料

不知是第几个深夜,司韶光仍然在灯光下整理着第二天的分部工程验收资料。“验收资料要与施工同步,各项资料都要齐全,不能有一丝马虎。”司韶光说到。他家里有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孩子生病住院,他也顾不上回家。“等验收过后,我再去医院看娃。”他稍有愧欠的说。

持之以恒 保建设安全

早晨7点,饭后,新一天的作业也就拉开序幕。项目部会议室里,人已到齐,项目负责人董再森组织召开安全晨会,他通报了前一天工程安全运行情况,确认了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安全风险管控重点、作业人员身心状态、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等,并安排部署当天工作任务,为即将开始的一天做好准备。

项目部坚持推进“六项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手册和实施方案,确保风险点查找、辨识精准、规范。“我们时时刻刻牢记安全生产制度,紧紧绷着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强施工安全检查频次,确保万无一失。”董再森说到。

做好安全警示、围挡作业

他们以身作则,始终把安全生产牢记于心,贯彻于行。施工的丁坝战线长,较分散,管理难度大,每天进出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最高多达500辆,作业人员也有上百人,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成员分好班组,做好作业人员、车辆的进场安全检查和风险管控、检查标志标牌等。“为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丝毫不敢含糊,发现的问题会当即整改,将隐患从根源处断绝。”董再森说到。

安全生产无小事,要细致入微,要面面俱到。不仅要强调施工人员注重安全,也要时刻做好周边村民的宣传工作,防止周边群众的误闯误入。险工紧挨堤顶道路,难免会有行人好奇、凑近观看,他们都会耐心教育,将其一一劝离,从而减少了类似事情的发生。

不负韶华 赴明日之约

“每一个坝都要做好测量,确定好放线尺寸,稍有误差就会产生较大损失,所以每次测量都会反复做几次,确保无误。”徐龙英看着眼前的施工现场说到。

这是徐龙英第一次接触工地,在这之前,他还不知道怎么用GPS,怎么放线。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中,在加班加点的勤奋努力下,如今他不仅掌握了这些技能,还能娴熟的教给其他同事使用,真正从“门外汉”成长为了“行家”。

“每一车料都要做好质量检验,每辆车的安全性能都要做好检查,时刻提醒司机提高安全意识,并做好记录。”彭效聘在车辆中来回穿梭,白净的脸上有了土黄色。

测量作业

这是一个年轻有朝气的项目部,项目部里90后占了大多数。他们有的刚接触工程,有的大学刚毕业。从对测量、图纸的陌生,到现在的独当一面,离不开责任的担当和辛苦的付出。董再森算是项目部里的“老人”了,他施工经验丰富,毫不吝啬的将所学知识倾囊相授,他经常跟这些“新人”说:“今后你们就是治黄事业的主力军,要踏踏实实干,出精品工程、亮点工程,要让我们的工程固若金汤,确保黄河安澜。”这也成为了项目部成员的共同约定。

随着夜幕降临,一天的作业也即将拉下帷幕。这一帧帧挥汗如雨的画面、一个个挑灯夜战的身影、一双双机械中穿梭如织的脚印,将永远镌刻在这历史长河中。

铆足干劲,攻克难关,齐心协力,坚守匠心。他们将用实际行动保证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郓城段)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确保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马习贺 徐兴勇)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