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工屹然 “石”力焕新

写在麻湾险工改建主体工程完成之际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2-2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25日讯   站在东营麻湾险工坝头上,望着奔腾而去的黄河水,东营黄河河务局老职工高杰回忆道:“1999年修建这段坝的时候,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多了,都是一方方土、一块块石头铲出来、搬出来的。现在机械、技术都比之前好了,修的坝头又坚固又美观。”

近日,随着东营黄河河务局麻湾险工改建工程浆砌封顶石完工,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东段)第八标段麻湾险工改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从4月开工时的春树繁茂,到如今的寒风凛冽,经历一个个奋斗坚守的日夜,一垛垛崭新的险工坝头在东营黄河岸边巍然屹立。

竣工后的险工

坚定入场 勇当工程开路先锋

黄河东营段位于黄河下游河段,具有窄、弯、险的特点,是黄河进入窄河道的咽喉,也是历年卡冰壅水的重点。几代东营治黄人坚守在此,一步步将险工打造为标准化示范工程,用汗水筑起黄河安澜的堡垒。

4月中旬,麻湾险工改建工程正式开工,涉及坝段16段,所有工程均需在2023年底前完成,建设难度高、时间紧、任务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险工是束缚黄河水的第一道屏障,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重大隐患,我们要锚定精品工程目标,做好协调指导,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东营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在开工时向现场管理人员叮嘱。

旧石拆除

开弓拉满弦,起步即冲刺。收到开工指令后,施工人员火速到位,机械、工具、安全设施、后勤保障准备俱全。4月15日,随着一声令下,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在麻湾险工21号坝依次开动,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机械挖石、清基、人工清运,施工进展有条不紊。

然而,开工当天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险工旧石拆卸过半后,发现远超预定存放场地的承载量,施工负责人当机立断,清理紧邻的22号坝部分区域作为旧石存放场地,灵活变通地解决了场地问题,施工现场又开始忙碌起来。

干劲满格 志在打造精品工程

测量放线是险工改建加固的关键点,同时也是重点、难点。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原状坝头进行分析,计算出控制点及边线的平距与高差,用灰线连接出开挖轮廓线,再根据设计坡比,利用木桩与细铅丝挂出石坡的外轮廓线,便于施工人员按线施工。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工程数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

材料检测现场

为此,现场施工人员每放一根线都经过反复验算、校对,确保准确无误。工地技术人员带着施工图纸,扛着测量仪器,在险工坝头间来回穿梭。盛夏烈日下,汗水滴在图纸上,寒冬北风中,测量尺随风摇摆。在热情与奋斗中,施工线如同血脉与神经在险工中蔓延,赋予防洪工程新的生机。

放线现场

放线工作需要每单位依次进行,技术员石昊骞经常在宿舍睡前对同事念叨:“我总担心上个单元测量得不是很准确,明天一早我们再去测量一遍。”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自开工一直持续至完工。

石料的质量与排整程度是险工改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人员需要将石料按照大小、形状进行排列,使每块石头相互契合,增强咬合力,从而保证每一块石头都结结实实地“长”在工程上。“我们在黄河岸边拼拼图,拼图越完整,险工的抗洪能力就越强。”施工人员形象地说。

赓续前行 守护大河长久安澜

麻湾险工改建工程开工伊始,东营黄河河务局就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成立安全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施工企业与施工作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平稳进行。

施工过程中,该局督促参建方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每天召开安全晨会,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施工用料进行全过程检测。在参建各方的通力协作下,改建工程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工地上的晨会

麻湾险工始建于1946年,为堵复1937年麻湾决口而修建,正是人民治黄的肇始。70余年来,麻湾险工屹立在大河岸边,见证了几代治黄人的赓续奋斗,也见证了黄河由泛滥暴戾的害河变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过程。工程完成后,可更好地稳定东营区河道河势,消除河道整治工程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

落日下的施工现场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东营黄河河务局将始终以幸福河建设为己任,树立“建一个险工、铸一座丰碑”的理念,持续打造高质量工程,为东营治黄事业发展贡献更加强劲的力量。(王金栋  李晓鹏)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