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黄河写担当 赢得春风能化雨

邹平黄河河务局数字孪生暨科技治河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28日讯    近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紧紧围绕核心业务应用,坚持以智慧化、科技化、现代化手段赋能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多措共举,突出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行政执法等领域,将数字孪生技术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提升了管理和决策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数字孪生黄河建设走实走深。

以智减负,无人机场提效能

“准备起飞!”早上9时,邹平码头管理段庭院传来“嗡嗡嗡”的声音,只见无人机场舱门缓缓打开,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启新一天的巡河任务。

无人机操作训练

“咱们现在都不用出去了,提前设定好巡查航线和时间,无人机就能每天自己完成巡查任务,太省时省力了。”在码头管理段办公室内,值班人员兴奋地相互交流着。

近年来,该局累计投入200余万元,推进建设“三个全覆盖”“视频监控平台”、大疆无人机机场等项目建设。眼前的大疆经纬M30T机场版无人机便是成果之一。

该无人机场投入使用后,极大减轻了基层人员的工作强度。无人机场拥有航线规划、回放直播、自动起飞作业及自动返航充电等功能,并且不管是晴天雨天,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巡查任务。依托该无人机场,该局无人机实训基地也在码头管理段顺利落成。

以智接力,立体巡检强支撑

“往左挪一点,看看2号坝坝面上有什么东西?”

“好,没问题的话,继续执行视频接力巡检吧。”在邹平台子管理段办公室,新入职的员工按照吩咐在电脑上轻点鼠标,查看旧城控导重点坝段情况。

在原有视频监控基础上,该局在险工及控导工程重点坝段加密布置视频监控点,目前已建成视频监控点80余处,电子围栏17处,全面覆盖邹平黄河堤防、险工、控导、防汛仓库及管理段庭院。

视频监控巡查

在视频监控平台中,各个重点坝段的视频监控点串联成线通过分组整合、程序设定等环节,每组视频监控点在同一时间或连续时间中可完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智能联动拍摄,实现对所辖重点工程的视频接力巡检。

面对日积月累的河势、工程、河道、滩区等庞大繁多的数据,视频监控系统将继续发挥其整合共享、对比分析的强大优势,为治黄业务工作提供更科学、更直观的数据支撑。

以智补短,遥测水尺展新颜

每年凌汛期,按时准确上报水位是码头管理段的重要任务。

“以前报水,我们的值班人员每天都要去坝头人工测量,然后跟系统内的数据遥测进行人工比对。有时候人工测的数据不够精准,而且雨雪天人工测量也比较危险。”码头管理段段长苏波回忆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监控可以自动读取水位,而且数据准确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值班人员通过自动水尺读取水位上报

现在,码头管理段职工明显感觉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水尺还是原来的水尺,但现在不用出值班室就可以实时掌握水位数据,一行行数字在屏幕上跃动飞舞,好似为传统的“报水”作业插上智慧翅膀。

以智增效,硬件提升促发展

“现在手机登陆智巡APP明显提升了!”码头管理段韩昆一边用手机查看沿河监控图像,一边不无感慨的说。

码头管理段正处邹平与济阳交界处,手机4G信号时断时续,之前因为距离县局机关50多公里远,无线网传输速率一直上不来。

为满足邹平黄河数字孪生高速化、多样化的通信需求,该局将局机关、下属管理段机房内原有的老式交换机全部更换为千兆交换机,同时升级更换了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上网行为管理等硬件设备,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初步成型,信息交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与联通公司合作,依托租用公网线路和自建专网线路等方式,实现了该局机关至管理段及堤防、险工、控导工程的光缆传输全覆盖。为数字孪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以智融合,内引外联谋突破

邹平黄河河务局着力将创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各项治黄业务工作上,坚持问题导向、应用至上,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推动治黄业务创新发展。

“我宣布,邹平黄河河务局、山东水利技师学院黄河创新研究基地正式成立!”随着邹平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超博话音落地,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战略,该局坚持开放治河、融合发展理念,科技创新工作立足技术薄弱、高技术人才不足的现实,与科研院所、高校沟通联系,寻求科研合作。2023年7月,与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梯子坝水利风景区挂牌成立“黄河创新研究基地”。通过共同选题开展科技项目研究,开展了适合治黄需要的多元化科学技术合作。近三年来,获得黄委三新认定奖2项、省局科技进步奖1项、省局科技火花奖5项。2023年,申报黄委科技进步奖1项,申报省局科技项目备案1项。

在创新工作室研究项目改进

科技创新的内引外联,逐步形成了开放式的工作方式,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解决有关技术创新,有力推动了治黄事业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邹平黄河干部职工将不断提升科技治河水平,以信息化、智慧化、科技化建设为支撑,全力打造“治黄新一线”,持续助推邹平黄河实现高质量发展。(郭金鹏  刘潭  韩斐)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