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其景长河畔 文以化成润天桥

天桥黄河河务局打造“文韵天桥”黄河文化弘扬新高地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28日讯    近年来,天桥黄河以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为己任,坚持拥河筑梦、文化赋能,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标杆案例、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部第四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等重量级荣誉纷至沓来。

全局定位黄河流域文化“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积极建设济南黄河文化新高地,打造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弘扬的济南样板,力求“文韵天桥”的品牌更响、高质量发展的亮色更显、幸福河建设的成色更足。

以文化人 黄河职工挺膺担当塑标杆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实施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锚定“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的泉城济南,不仅因水而名,更要拥河而兴。如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已满两周年,携河北跨之势日益凸显,地处起步区桥头堡位置的天桥黄河,在“黄河文化名城”打造行动中分量十足,实属重任在肩。

作为黄河文化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的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自然景观、水情资源和工程景观一应俱全,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和泺口九烈士等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古老的泺口险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等百年建筑引人流连……落实黄河战略,讲好黄河故事,天桥黄河优势尽显。

鹊华新秋色(张嫣然 摄)

“打造‘文韵天桥’黄河文化弘扬新高地,就是要展百里画卷,绘幸福民生。”全局立足窗口优势,坚持提前谋划,《“文韵天桥”黄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明确了天桥黄河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五大目标和六项任务,纲举目张,势要绘成蓝图;坚持实干争先、创新驱动,在全河首创文化品牌标志“小夏”,并以“小夏”为主题相继推出十余种系列周边;坚持“溯源”与“传播”并重,编纂完成的《泺上撷华》《泺上观河》《天桥河韵》等文化成果,历经大浪淘沙、留存文脉精华,推出《小夏带你游黄河》系列视频干货满满、实现全网推送,“天桥黄河青年先锋宣讲团”率获好评,精彩宣讲“声”入人心……

泺上系列成果手册(张嫣然 摄)

深耕文化沃土,滋养创业氛围,全局职工以奋进之姿,铺就“文化+业务”的发展路径。文化启慧心,职工争当创作者,自主设计黄河文化广场、“泺上清风”青年工作品牌、“幸福桑梓”基层段所品牌;文化强初心,人人都是实干家,鏖战标准化创建、苦练防汛抢险本领、组织开展“规范执法、惠企利民”专项行动……接续奋斗谋发展,今年9月“山东黄河过硬党支部”全局增至5个,党的建设高歌猛进;活化档案资源,档案成果多次摘取省级奖项;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调研、高标准推进廉洁文化基地创建,为“文韵天桥”高地再添新版图。

以文聚力 水利工程标准化广合众智

千年传承文韵长,泺上治河有新篇。天桥黄河河务局将文化宣传定义为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的重要组成,对内增进全体共识、凝聚向上力量、提升创建质效;对外展示形象,宣出全局信心,讲出工程亮点。

擦亮文化底色,彰显工程内蕴。在创建中精心谋划,建成文韵天桥广场在内的四处节点工程;打磨迎检展板,优化讲解内容;结合文韵天桥特色标识“小夏”对机关文化墙进行二次提升,精选示范工程的靓丽照片;自主设计以地标建筑为主题的内业资料盒,全方位呈现天桥黄河崭新新貌的宣传视频。以文化焕发魅力,用细节见证精品。

夕阳下的鹊华楼(燕瑞国 摄)

文化软实力的彰显和提升离不开科技硬实力的助力。全局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科技赋能。搭建“泺上e览”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涵盖了安全监管、数字防汛、坝岸预警、算法平台等10个业务板块,整合了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视频会商等手段,实现工程动态管理和一站式服务。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初步开发冰凌检测、水位识别等算法模块,密切监测异常数据,发现险情及时报警。

从启动创建到成绩公布,天桥黄河全体职工凝心聚力,连续奋战300多个日夜。今日的黄河大堤,工程整洁美观,标志标牌规范,主题园区设计精美,黄河故事引人入胜。职工身着统一工装,操控着无人机从坝头起飞,“堤防+人防+技防”的组合,开启治河新模式。

以文兴业 高质量发展再谱时代新篇

“济南百里黄河水利风景区像一条金色飘带,串起了济南的山、泉、湖、城,集中体现了黄河水文化标志特征。”近日落幕的“2023年齐鲁水文化论坛”,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专家凌先有聚焦黄河文化,选择以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为例来谈弘扬黄河文化的问题。

“景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生态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管理规范,发挥作用显著,具有典型示范性和推广价值。”在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调研现场,水利部专家组对景区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善作善成的天桥黄河河务局撸袖实干、多措并举,化文化优势为发展胜势,化生动实践为融合范式,全力打造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以文为媒,从河说起。依托水情基地,做优宣教平台,今年以来景区开展各类文化、水情研学活动160余次,累计向两万余名中小学生提供讲解科普,景区入选省级教学研学地图;传承文化基因,增进人文共识,讲解员带领台港澳记者团、台湾嘉义妇联会、基隆里长参访团等同胞打卡母亲河,缔结同心桥,景区获评济南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彰显母亲河的独特魅力,增色泉城会客厅。

2023台港澳媒体山东行(王翔宇  摄)

以文立心,奋斗以成。全局锐意进取、踔厉奋发,河地融合走深走实,连续三年荣获“驻区部门先进单位”称号;实干争春,仅2023年就完成春季植树1.95万株,配合园林局进行工程绿化提升项目(四期),喜迎“绿造济南,志愿奉献标兵单位”荣誉称号。河地携手绘新景,造绿成荫惠泉城。

以文彰旅,文化兴业。积极搭建平台,承办多彩活动,探索出以水利景观为主,文旅、体育、科普等多业态协调发展的模式,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春日大堤紫叶李大道、秋日千亩银杏林、天桥黄河北岸“向日葵花海”,全年胜景不断,多次“霸占”同城热搜榜,引得市民争相打卡。文旅深度融合,辐射带动周边产业,构建起“拥河发展”新格局。

 

“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进步;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属性与品格,才能跨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践行黄河战略重任在肩,天桥黄河河务局将凝心聚力,擦亮文化品牌,全力描绘高质量发展新景象。(钟慧颖)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