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2日讯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转眼间2023年已进入尾声,回首这一年,德州黄河河务局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始终保持昂扬的奋斗姿态履行引黄供水职责使命,将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到位,令引黄供水、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等各项工作执行到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德州黄河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赶考路。
科学管水见行动
回首2023,德州黄河河务局坚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准施策,科学调度,写好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大文章,不断推动水资源管理取得新成效。
“要坚持精细化、多目标调度管理水资源,也要执行好总量、强度双控长效机制,让每一立方米的黄河水都迸发出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最大的综合效益。”德州黄河河务局局长曹恩早在2023年治黄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开展水资源督查
一年以来,该局始终秉承“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的理念,以“三个加强”来拧紧水量指标“总阀门”。加强计划用水管理,根据黄河干流水量科学分配、量化使用水量指标,合理配置河道内、外各类用水。加强实时调度和精准调度,根据上游来水、地方需水等变化情况,科学调整调度方案,确保春灌、夏灌等引水关键期供水安全。加强动态监管,以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切实管控用水总量,并严格履行取水口监管职责,规范取用水行为,守住用水红线。
23份月、旬水量分配控制指标,2次调整取水口计划,3次致函提示取水进度,22次专项督查,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该局对黄河水量的精准计算和严格把控,更是德州治黄人为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有力实践。
大河奔流润民生
回首2023,这一年是引黄入冀30周年,是潘庄线路助力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第二年。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年,德州黄河河务局主动把握引黄供水新机遇、新挑战,先后赴德州市、沧州市等多地开展引黄供水调研,厚植“河地融合”优势,加强与地方水利部门和灌区管理单位的协调协作,搭建沟通桥梁,以强大合力保障地方用水需求。
2月,春回大地,正值春日农忙时,而李家岸引黄闸出现自流引水受限的问题。面对此情形,该局职工凭借他们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干劲,百折不挠、驰而不息的韧劲,迅速商讨解决方案。2月16日下午14时,伴随着李家岸引黄闸前12台水泵机组开机的轰鸣声,汩汩黄河水沿着沟渠流向德州市6个县(市、区)的广袤良田,保障了春灌用水需求。
李家岸引黄闸解决自留引水受限问题
在万物生长的3月,潘庄引黄线路在引黄入冀的基础上启动京杭大运河2023年贯通补水。对此,该局做足准备,从实地开展专题调研,到联合各水利部门协商座谈;从优化调整水量调度,协调春灌用水和大运河补水,到加强水闸动态监管,组织闸管所人员对启闭设备、测流设备等进行全面检修。历时三个月,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大运河,不仅为大运河沿线生态和经济发展带去了生机与活力,还深化了与河北地区的交流交融。
为“夏种”做好供水保障
进入暑气蒸腾的6月,烈日当空,德州市部分地区出现土壤失墒的情况。为保障农田灌溉用水需求,该局秉持一如往日的工作态度,提早谋划,根据地方用水需求科学调整引水方案。四座引黄闸开足马力,潘庄、李家岸引黄闸更是开启最大流量“极限”引水,滚滚黄河水一路北上,不出一周的时间,滚滚黄河水便沿着引黄灌区的各干、支渠流入田间,滋养了干渴的农田,浸润了百姓的心田。
挂图作战求突破
回首2023,德州黄河河务局以实干彰显担当,逐个突破在年初立下的“小目标”,以挂图作战之攻势,高质高效完成李家岸引黄闸安全鉴定和止水更换,对标对表推进水闸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力有序打造潘庄引黄闸“六项机制”试点建设。盘点2023年工程管理成绩单,一项项成绩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水闸工程标准化管理见成效。潘庄引黄闸自3月起创建水利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直至7月初水利部评价专家组完成评审,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该局迅速筹备、有序推进,结合评价标准查找不足、内外兼修,怀着善学心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揣着空杯心态“请进来”,破解困难问题,持着务实的心态“沉下去”,认真打磨工程细节,最终以他们的笃志和躬行,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大考”上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也为后续推进李家岸、韩刘引黄闸工程标准化管理明确了标准、提供了遵循,最终两闸皆通过山东黄河河务局评价。
赴兄弟单位参观学习水闸工程管理工作
——“六项机制”试点建设求实效。“潘庄闸今年任务艰巨啊!既要推进工程标准化管理,又要搞好‘六项机制’,我们真的能完成任务吗?”在工作推进会上,有职工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我们就是要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在推进潘庄引黄闸安全生产管控“六项机制”建设试点工程中,该局准确把握水利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实施方案。职工们逐渐从起初的不自信转为后期的得心应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最终实现责任明确、危险源辨识准确、预警及预防措施到位、应急及处置方案全面,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在得到提升。
——“数字孪生”建设提质效。今年来,该局持续推进“三个全覆盖”与“智慧水闸”深度融合,职工们的工作方式有了质的提升。搭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操作者通过平台就能一览水闸运行状况、雨水情信息;推广“智巡”app,职工们巡查结束后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打卡上传;扩大视频监控范围,职工们通过电脑就能看到工程范围内的实时状况;增设电子围栏报警系统,行人一靠近危险区域便会听到喇叭里的报警声,开创了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
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查看引水情况
厉兵秣马强队伍
回首2023,正所谓“涓涓汇细流,聚沙渐成塔”,德州黄河河务局不断建强高素质供水人才队伍,以支部建设为堡垒筑牢思想根基,以闸门运行为抓手强化实践担当,以作风建设为保障营造良好氛围,着力建强供水人才队伍。
让党建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风向标”。今年是合并成立供水局支部的第二年,在这接续奋斗的一年里,支部全体党员以初心和行动诠释“党建领航 供水保障”品牌内涵,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他们在红心广场下与德州市水利局党员共谋发展,在渠村分洪闸闸室内与河南治黄人互学互促,用实际行动争做合格党员,争当干事先锋。
与德州水利局联合开展主题党日
让制度成为推动工作落实的“紧箍咒”。为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该局不断织牢制度屏障,修订完善《德州黄河河务局供水局考核办法(试行)》,激励和约束并重,强化考核问效;研究制定《供水局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自省和监督并行,规范工作纪律。
在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下,职工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职工发出感慨:“原来制度不是约束,而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让技能培训成为推动人才进步的“金钥匙”。针对供水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拟定“青蓝工程”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激活人才培养“源”动力。主动适应水闸运行管理新形势、新要求,逐条学习《水闸运行管理办法》管理保障、控制运用等内容,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把握工程运行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闸门运行工”技能培训,做好人才衔接,加快年轻接班人才的培养速度,“老带青,薪火传”,不仅增强了技术能手的担当意识,还激发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为建成一支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供水队伍注入强劲动能。
一如往昔,2023年同样是收获满满的一年。2024年,德州黄河河务局将以不变的坚守和奋进,在引黄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深自砥砺,笃定前行,以满腔的赤诚续写供水华章。(朱淼)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