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5日讯 大河奔涌,绵长壮阔;浊浪浩荡,征帆踏歌。
今年以来,利津黄河河务局匠心落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矢志践行黄河保护法职责要义,在安澜之河的洪波中扛牢使命,在智慧之河的浪涛里提质赋能,在生态之河的画卷中充满活力,在幸福之河的篇章里逐梦征程。
一条河凝望一群人,一群人守望一条河,共同铭记奋斗的跫音,并肩致敬实干的答案。
昂扬初心 奋笔安澜之河
长河向海,始治安澜。面对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千古命题,利津黄河河务局始终高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慷慨壮歌,笃志肩负“黄河安澜,国之大者”的赤诚担当。
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多元力量
每年初春,利津治黄人开启了新一轮的防汛备汛工作。当黄河防汛备汛事宜作为专项工作走进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116+N”防汛责任体系全面铺开,全县防汛布防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从纸端落到地面。当8支专业化抢险队伍枕戈待旦,数场实战演练磨砺本领,多元力量参与黄河防汛抢险机制保驾护航。当预案修订、防汛宣传、值班值守等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泱泱大河再次安然无恙。咫尺守护、倾力付出,这是防洪保安赋予的安澜底气。
这年仲夏,该局工程管理工作在山东黄河汛前工程管理检查中依旧稳居前茅。成绩的背后,是该局紧紧锚定工程管理日常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方向,躬身耕耘、精心管护,“收获”了平顺的堤坡、干净的堤顶、整齐的备防石、完备的工程设施、翔实的内业资料,治黄人在点滴付出中改善工程面貌,于精益求精里夯实工程质量。
张滩险工改建
与此同时,该局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历时7年之久的利津黄河“十三五”防洪工程竣工移民安置终验圆满收官,7处“十四五”防洪工程项目及1处引黄涵闸改建项目拉开建设大幕,一处处防洪工程正成为母亲河坚实的依靠。务实重干、精益求精,这是工程建管给予安澜的底气。
砥砺创新 勾勒智慧之河
科技翻涌,智聚黄河。随着水利部数字孪生“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走实走深,科技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浩荡长风吹拂大河上下,也拨动着利津治黄人的心弦。
2023年伊始,在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系统组成的“三个全覆盖”落地利津黄河之际,该局审时度势、主动作为,依托王庄管理段在地理位置、业务基础、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将目光投向“黄河智慧段所”建设,在推动基层段所迈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上思考着、探索着、实践着。
黄河河口智慧黄河实训基地揭牌
思路一变天地宽。今年3月,河口地区第一座自动化智能无人机场建成落地,随即另两座机场也悄然亮相,率先打造智能无人机场集群作业模式;4月,占地1300平方米的山东黄河首家黄河河口智慧黄河实训基地拔地而起,成为激荡智慧火花、开展创新实践、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战场;5月,依托视频监控应用平台,自主开发的视频巡检、水尺水位远程监测、限高杆自动抓拍、亮化工程自动控制等系统程序纷纷投入使用,基层工作由“人力人防”走向“脑力技防”;紧接着,集数据存储、查询、分析、对比为一体的智慧段所综合应用平台稳健起步,基层业务应用系统迈向“一张图”……放眼王庄管理段,层出不穷的智慧成果愈加丰盈,务实高效的创新实践亮点纷呈,依托“1基地、1集群、多平台”量身打造的“黄河智慧段所”生根发芽,正成长为治黄“新一线”的靓丽主角。
如今,沿着78千米黄河大堤,该局共布设视频监控122处、无人机10台、会商系统11套,建成3处自动化智能无人机机场、109处亮化工程,在传统与现代的更迭交融中,一幅空地结合、人机配合、线上线下、立体交叉的数智化工作图景在母亲河畔蓬勃起势。
“掌上巡河”系统
“我们着眼于基层,深耕在基层,通过打造‘黄河智慧段所’,真正实现监管效能大幅度提升、业务流程全方位再造、工作模式跨时代更新,持续为基层职工减负,为一线工作赋能。”该局主要负责人蔡强话语恳切,眼含期待。
舒展盛景 泼墨生态之河
抱河而览胜,青绿且徐行。沿着利津黄河大堤一路前行,一幅岸固、河畅、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悠悠晕染,为沿黄百姓带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飞跃苍穹,汤汤之水漫卷而来,壮美堤防浩瀚延绵;穿行其间,段所门前悄然“出圈”的银杏林引得游客慕名前往,险工坝头上坐落的治河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凌汛文化园成为沿黄百姓触摸文脉、流连赏景的“打卡地”。
凌汛文化园文化长廊
黄河的美景引人入胜,而大河的健康牵动着治黄人的心。
这里眷恋着翠屏迭起的浓郁底色。高标准打造生态廊道,精心编制《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设计报告》,携手地方部门制定《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计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方案》,倾力打造黄河大堤节点绿化工程,连年超额完成春季植树任务。随着葳蕤尽染、绿意倾城,“安澜森林”跻身东营市首届“最美森林”行列,利津县黄河生态风景廊道传递着成功创建山东省黄河风景道典型段的喜悦。
利津黄河标准化堤防
这里铭刻着依法治河管河的坚韧砺剑。深学细研黄河保护法,从建立“学、讲、研”三步联动机制到组织开展“法律九进”活动,再到推出法治文化剪纸作品,法治春雨润泽生态之河。提质增效河湖监管“三项机制”,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综合修复基地、生态巡回法庭、沿黄生态警务室应时而生,河道“清四乱”更加常态规范,日常监管巡查更加笃行坚定,法治力量护佑健康长河。
河地携手普法
这里流淌着滋润沃野的虔诚与希冀。置身秋灌时刻,近4700万立方米应急抗旱用水流向干涸的土地,浇灌出庄稼拔节生长的希望。面对远方焦灼的呼唤,汩汩河水跃出罗家屋子引黄闸,沿着刁口河故道一头扎进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昔日的故道河床再现旖旎风光。
刁口河补水工程
宫家引黄闸引水灌溉
饱蘸深情 挥毫幸福之河
心潮共鸣,大道同行。利津治黄人追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宏图愿景,在对外聚力中绘就同心圆,在对内融情中夯筑厚根基。
“利津的做法很好,建议在其他沿黄市县推广。”今年11月9日,一纸来自山东省政府领导的批示传至利津黄河河务局,对利津县综合应急仓库建设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和充分认可。该仓库不仅成为山东省首个“河地融合、共建共享、共管共用、联储双赢”标杆典范,更蹚出了一条沿黄政府与河务部门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崭新之路。
利津县综合应急物资仓库
该仓库由利津黄河河务局与地方应急部门携手共建,在5000立方米的存储空间中,储备着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等6大类85种物资,总计4.6万余件。2022年,利津县政府投资600万元充实21类防汛应急物资;2023年,县发展改革局投资330万元添置应急救灾物资,持续厚实着物资“家底”,铸就着保障防线。此外,该仓库通过迭代物资调运响应速度、多元保障防汛物资供应、提升仓储管理科学水平等,进一步深化河地协作、多元合建,共同挺起处置应急事件、遏制工程险情、提升滩区防护能力的坚实脊梁。
利津治黄人在贡献黄河智慧、践行黄河担当的同时,也将思绪聚焦到共享发展果实、提升幸福指数上来。
当宫家管理段打造起创新工作室,修葺一新的段所庭院凝望四季流转;当张滩管理段为新建办公楼而忙碌不停,所有的辛劳都将沉淀成喜悦;当王庄管理段接通了天然气,崭新的职工宿舍传来欢声笑语;当集贤管理段的高标准车棚为车辆遮风挡雨,满院绿植诉说欣欣向荣;当职工健身中心如期建成,时令蔬菜供应从未缺席……利津黄河河务局始终把建设幸福单位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支点,在千方百计为基层办好事、解难事中让枝叶暖意更浓,令幸福成色更足,凝结起“人心齐、干劲足”的蝶变力量,递交出“工作着、幸福着”的多彩答卷。
宫家管理段庭院
犁浪耕波,一腔热血铸就一个梦;向海而生,一程奋斗拼出一条河。
大河赴征途,洪波向澎湃。利津黄河河务局将用奋不顾身的勇气、坚韧恒久的毅力、履践致远的决心,砥砺书写利津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华章。(崔慧聪)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