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彰显管理 精细助力提升

2023年梁山管理局工程管理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1-12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月12日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

行走在梁山管理局工程管理范围内,完整平顺的草皮护坡,壮美丰茂的围坝堤防、坚固如磐的险工坝岸,无一不展露着这一年梁山管理局持续提升工程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标准化的管护初心,同时也诉说着梁山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这一年咬定目标,踔厉前行,奋力书写着基层黄河人的实干担当。

升级标准 规范管理强根基

“要强化标准意识、注重细节提升,以做好工程日常管理为基础、以工程示范段建设为引领、以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为契机,精心打造我局工程管理新格局。”梁山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健波对工程管理工作念兹在兹,频频在现场办公,一线督促,用实际行动号召该局干部职工鼓足劲头,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以足够的拼劲、韧劲、闯劲开展工程管理工作。

东平湖围坝

该局采取“以点带面”的模式,建设堤防工程示范段,加大工程管理投入力度,带动整体工程面貌有极大提升,堤防建设全面开了花。为使示范段建设真正做到立足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切实起到精品示范作用,经过充分讨论修订了《梁山管理局防洪工程草皮养护管理办法》,明确质量标准,分解具体养护任务,全面规范内业资料,切实将工程管理工作与整体工作相结合、与升级工程标准相结合、与提高管理水平相结合、与促进单位长远发展相结合、与确保工程安全与堤防美化完美结合,实现了堤防“颜值”的巨变。

目光所及皆是美景。一幅养护标准升级的工管画卷,正在该局干部职工浓墨重彩的描绘下徐徐展开。

追求精细 工程管理稳落实

沿着45公里堤防和1处险工一路走来,精细管理的身影随处可见。

“堤坡草皮的覆盖率要不低于98%,草高不超过10厘米,如何把这些纸上的数字落到地上,离不开咱职工们的精细化管理。”该局工管科科长李玉升直言。

边梗整修看似简单,实则也要费一番功夫。尽管边梗坡度不同,但线要打得直,还不能晃来晃去,尽量一整个与堤面平行,这样修起来才整齐……此时,任庄管理段职工布占利正趴在地上,一边聚精会神地瞄着眼前刚刚打上的边梗线。

堤防

像这样的后戗边梗,在任庄管理段所辖工程上便有6公里,每刷1公里需要花费一星期的时间,只有反复整修,才能保证工程完整。从清晨到日暮,在俯卧、站起、弯腰、再俯卧的起落之间,顺颊而下的汗水、沾满衣衫的泥土让一处处后戗边梗平顺整齐。

坚持把工作分解到平时,抓日常、抓精细,小到一砖一石,大到一树一木,线连点、点带面,在精益求精中收获着平顺的堤坡、干净的堤顶、整齐的备防石、完备的工程设施,共同勾勒出梁山管理局工程管理新图景。

巧用智慧 数字工管再升级

科技加持,智慧工管。据了解,该局一线工程管理工作现在用上高科技了,利用无人机开展工程巡查已经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实时影像回传、停机定点监控等手段,将以前难以进入的区域、难以发现的问题尽收眼底,极大填补了之前巡查的空缺,再通过手机把巡堤查险的情况问题记录下来,传到智巡APP,一目了然,可方便了。

职工利用无人机巡查

除了“无人机巡查”,电子围栏、垃圾倾倒检测等技术也逐步应用到了日常工程管理之中,真正实现“职工少跑路”。该局还深入挖掘无人机应用潜能,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为抓手,对所辖东平湖围坝堤防、国那里险工、3座水闸、3处管理段庭院进行三维建模,将“一草一木”都“映”到电脑上,打造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并探索出三维模型与二维地图相结合的“一张图”模式,实现工程数据精确测量、工程建设过程数字化记录使隐蔽工程可数字化追溯、多维度工程量测量、模拟洪水淹没、模拟工程建设等拓展应用成果,不断深化数字模型的应用为工程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进一步延伸了工程管理的高度、广度和精度,进一步织密了管理网,为实现工程安全保驾护航。

蹄急而步稳,勇毅而笃行。未来,梁山管理局工程管理将以更高标的准提升工程面貌,以更细的管理建设靓丽工程,以更高的水平凝聚治河智慧,朝着推动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航向赓续前行!(邓瑶瑶)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