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治黄新一线 勇当创新排头兵

记“山东黄河工匠”张克峰的创新之路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1-17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月17日讯   铭记使命,肩负担当。心怀梦想,剩下的便是星辰作伴,风雨兼程。在东平黄河河务局斑鸠店管理段的防汛抢险一线、工程养护作业现场、创新工作前沿,有这样一位心系治黄一线,勇于创新突破的一线职工,他便是首届“山东黄河工匠”荣誉获得者张克峰。

初见张克峰,表里如一,一个憨厚腼腆的一线职工。2007年,他应征入伍,在部队锻打出了一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秉性。2013年,他脱下军装“绿”,换上黄河“蓝”,光荣成为了东平治黄队伍的一分子。虽已脱下戎装十载,但是他退伍不褪色,凭借部队传承的“韧劲”“钻劲”“拼劲”,他像一枚钉子深深地扎在治黄一线,成为东平治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颗闪亮的创新星火。

忠诚担当,勇挑创新重担

2021年,东平陈山口收费站结束37年的运营使命,随滚滚黄龙镌刻在历史长河之中。作为收费员的张克峰工作遇到巨大转机,在陈山口收费站职工分流的契机下,他由收费员成功跨界为斑鸠店管理段职工,工作也由收费转为堤防工程养护、工程巡查、防汛值守等工作,工作职能的转变,着实让他犯了一阵难。但是,他在工作中憋着一股狠劲,不懂的就跟“老黄河”请教,在工作中反复摸索;不会的就跟着干跟着学,下足了日常的功夫,慢慢在学习和实践中摸索出了门道儿,快速成长为治黄一线的业务骨干。

研发攻坚

创新源于跨界,始于热爱,忠于担当。细心的张克峰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发现养护人员使用工具比较单一、养护器械不齐全,并且传统养护设备存在工作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重重问题导致堤防养护工作的经济成本高,养护效果差。于是一个制造一种设备来解决工程养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念头便萌生于张克峰的脑海里,他的创新之旅也由此拉开序幕……

砥砺奋进,逆境终迎曙光

恒为固本,新为求进,成功源于岁月沉浸下的坚守与进取。为了能尽快将设计理念和创新思路变为现实成果,张克峰日复一日地挤在十几平的工作间里,凭借一股子韧劲,偏要啃下硬骨头。创新攻坚期正值七八月份,高温酷暑,小小的工作间里像是一个巨大的蒸笼,室温要比室外高出十几度,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夹杂着粉尘、油渍的汗水在脸上划过一道道黑线,日夜兼程、心疲身乏却没有退却他对创新的热忱与坚守。

关关难过关关过。研发初期,对电气焊、电路知识一头雾水的他,自力更生,利用业余时间疯狂“补课”,为接下来的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为攻克技术难关,他自我要求几近严苛,为了提高效率,所有器件加工全部自主焊接加工,只要一钻进工作间就是一整天,除了吃饭留给自己半个小时时间,其余时间全部铺在设备研究上。“如果你有事找他,直接去工作间就行,他准在!”段上同事经常打趣地说道。看似说趣的话,却无不透着对这个“89年”后生的赞许。

器件焊接

技术难题克服了,在资金上又犯了难。多功能模块化养护作业车初见雏形,项目资金又遇到困难。没资金买配件工具,那项目推进就遥遥无期。虽然创研之路成败不定,但为了让创新项目转起来,他积极争取单位资金支持,顺利解决了资金困难,成为多功能模块化养护作业车研制成功的压舱石。

清廉自守,绘就廉洁底色

清廉自守是共产党员的底色,更是为创新创造保驾护航的“护身符”。张克峰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研发资金,坚持小钱办大事,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确保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创新研发上。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保持清廉底色,不仅深耕科技创新,还严格约束自我。为了自觉接受监督,他开设了创新资金使用专门账户,坚持账目公开,大到车工设备,小到螺丝耗材,他都一笔一笔记下来,通过建立的账目公开微信群,定期公开资金使用明细和创新攻关进展,接受监督。此举不仅为自己敲响警钟,同时也赢得了同事的认可和肯定。

模块组装

在东平黄河河务局开办的青“廉”讲堂,张克峰以科技创新为大家分享心得时,说道“我深知研发资金的重要性,所以在资金使用上也是能省则省,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也给自己绷紧弦,坚持公款公用,接受监督,不仅把设备研发成功,还要保持创新之路走的直,走得正”。功夫不负有心人,廉洁也是生力军。最终在他的精打细算下,仅仅花费一万余元就成功研发了第一代多功能模块化养护作业车。

精雕细琢,锻造治黄利器

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养护作业车的研发理念中,突出了“多功能+模块化”需求,最终实现“模块化”构想满足“个性化”需求。

历时一年,披荆斩棘,第一代多功能模块化养护作业车研制成功。作业车实现了机械化、模块化和远程遥控可视操作,兼具着堤坡水沟浪窝及小型沟壑的填埋、堤坡乱石生活及建筑垃圾清理、排水沟垃圾淤泥清理、行道林及堤坡草皮打药除虫除草、道路垃圾吹喷、冬季干草灭火辅助处理、汛期应急照明、堤坡面积测算等多项功能,解决了实际工作中依靠简单工具和人工处理应对能力不足等多项问题,显著提高了堤防工程养护效率,成果显著。

喷药作业

更新迭代,服务治黄。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作业车已从第一代跨越到第二代,功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张克峰也在创新征途中载誉而归,在2023年黄河保护治理劳模(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创新创效竞赛中,张克峰凭借多功能模块化养护作业车成功斩获竞赛一等奖。

大器晚成,以堪大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地生根,需要科技的加持,更需要像张克峰同志一样,默默奋战在创新一线的“创新者”“实干者”“破局者”领跑助力。癸卯已逝,甲辰新征。奔跑在创新路上的张克峰以2023年山东黄河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创效竞赛一等奖以及“山东黄河工匠”的盛誉作别,是过往征途的实至名归,更是对黄河一线创新先锋们的鼓与乎。

新年伊始,征程再起。张克峰创新工作室已初步落成,即将投入使用,相信他必将在新的创新征程上,重整行囊再出发,以更加优异的成绩硕果,为新时代东平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再启新篇。(刘柱)

编辑:田光 录入:迟圣杭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