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23日讯 漫步在济阳黄河的一晌初冬,满目金黄的草毯映衬着母亲河的温柔,风景如画、平静优雅的济阳管理段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治黄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的黄河之魂,厚重的文化底蕴串联起幸福河澎湃震撼的时代脉搏,讲述着独具黄河情怀和黄河韵味的诗和远方。
2022年,自“福美济阳,打造幸福一线新高地”实施以来,济阳黄河河务局持续优化升级“一段一品”特色品牌,在济阳管理段区域内,依托“黄河上的‘黄继光’”—治黄特等功臣戴令德的英雄事迹为红色基因,重点富集黄河文化、党建文化、防汛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等资源优势,先后建成济阳黄河健身公园,济阳黄河党建文化示范基地、济阳黄河防汛宣传基地,济阳黄河法治广场、济阳黄河文化广场和治黄新一线广场,构建起“一公园、两基地、三广场”的外部空间布局,形成点上有特色、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的品牌模式,并不断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葛店险工黄河“几”字型雕塑 (栾金灏 摄)
对好风景有感知力的是人,由好风景激发创新灵感的也是人。2021年10月,济阳管理段作为山东黄河河务局15个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开展标准化建设和准军事化管理,放军歌、练队伍,理内务、树作风,明标准,严要求,率先出台包含集中办公、职工学习、安全管理等在内的制度汇编,为“两化建设”提供运行保障并在省局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更换生产用车,打造室内集成式卫生间,升级门窗等硬件设施,通过内树信心,外塑形象,职工队伍更加稳定,职工力量更加有力。
“两化建设”队列训练(王哲 摄)
同时,济阳管理段借助该段“山东黄河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独特优势,在智慧黄河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运程会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无人机“三个全覆盖”应用,创新研发推出电子围栏、智能提示语音等科技功能,累计研发出黄委“三新认定”15项、山东黄河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黄河科技火花1等奖2项、二等奖10项。面对治黄新一线的崭新平台,济阳管理段砥志于心、载誉前行,先后荣获黄委示范性先进班组、山东黄河优秀“五型”段所、山东黄河职工满意食堂、济南黄河秋汛洪水防御先进集体,中共济阳管理段支部委员会成功晋升“山东黄河过硬党支部”。
开展无人机操作培训(王哲 摄)
把目光拉远。来自青岛启元中学的400余名师生在葛店险工面向黄河,慷慨激昂的唱响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他们用歌声传递着对母亲河最清澈的爱。2023年5月,济阳管理段厚植全环境立德树人理念,首次面向学生团体开放济阳黄河防汛抗旱作战指挥室、济阳黄河防汛物资仓库、济阳黄河防汛宣传阵地以及葛店引黄闸等治黄重要场所,将编抛铅丝笼、打桩、黄河号子等典型的治黄工艺融于中小学生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由此凝练出的《大河安澜·走读黄河》研学主题实践探究案例相继荣获“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第一名”“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在治黄新一线广场,来自沿黄村落里的中老年人载歌载舞、琴棋书画各式活动精彩纷呈;济阳黄河户外劳动者驿站设施齐全、服务贴心,给来往游客和巡河职工等户外劳动者群体,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休息场所,营造家园般温暖的氛围;在济阳黄河健身公园,交流考察、跑步健身以及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据统计,济阳管理段范围内每年平均接待各级各类考察活动100余次,开展文化活动300余次,人流量达上万人,充分展现了人水和谐的新时代生态文明。
研学师生在葛店险工开展黄河大合唱活动(栾金灏 摄)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奋进在新时代建设幸福河的征程中,济阳管理段将紧紧抓住“一段一品”建设机遇,从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三个方面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不忘基层治黄工作的朴实初心,始终弘扬创新进取的时代风貌,始终激活奋斗实干的深厚本源,以治黄特等功臣戴令德的英勇事迹为榜样,以一种笃定的精神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推动治黄工作更加和谐稳定。(栾金灏 常斌)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