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29日讯 冬去阳生,一元复始。
站在冬日的梁山黄河畔,堤平坡顺,时有鸟鸣;河水缓流,时现鱼跃;两岸青翠,时出游人。这一幅“岸静,景美,河安”的怡人梁山黄河风光图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这美景的背后是梁山黄河河务局用法治利剑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也离不开梁山县党委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公检法司的团结协作,更离不开梁山黄河水政人的昼夜巡查,执法护河。
大河安澜
打铁还需自身硬 晨会制度强能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作为黄河水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如何快速准确掌握线索,厘清案情,寻找到适用法律法规条文,高效办理案件,是必备的基本功。为了帮助全体水行政执法人员快速具备此项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梁山黄河河务局水政科、水政监察大队依托晨会制度,化整为零,持续开展水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循序渐进式的增强了每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每天学习一点,我能较好的吸收相关知识,这样掌握的也更牢固。”该局水政监察大队队员孙程道平如是说。“我们每天利用晨会的时间学习一些知识,为的就是避免集中培训因时间紧导致的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吸收理解,这样零散化的学习,由于授课量小,更有利于大家吸收化解。”该局水政科负责人孙强进一步解释道。
图:极端天气巡查
在晨会上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根据前期所学知识设计模拟案件,培练一体,即达到了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又锻炼了办理案件能力的目的,全面提升了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
普法为民走实处 融合体系营氛围
执法为先,普法为要。
一个良好的“知法、守法、用法”氛围,可以大大降低辖区河道违法水事发生的概率,从而减轻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该局水政执法人员深知这个道理,紧抓“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宪法宣传周”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依托梁山县集中宣传活动、“九进”讲座、村级大喇叭、宣传展板等多种载体,通过“沾泥土”“接地气”的法律宣传,让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深植于沿黄群众心中。
黄河保护法进企业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母法,是一切法律的遵循……”12月4日上午,在梁山县凤山公园宪法集中宣传现场,梁山黄河河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侯翔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周围群众宣讲宪法。“大家不要认为宪法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从我们出生开始,他无时无刻的不在维护着我们的权益!”接着又列举出了几个实例。
普法宣传
为进一步增强普法覆盖范围,近年来,该局与梁山县司法部门携手,建章立制,成立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检察公益诉讼基地,通过建阵地、配专人、强宣传、送服务,广泛开展普法教育,逐步实现了人人学法、人人懂法的目标。
公检法司齐携手 协作机制提效能
凝聚共识,携手护河,扩大筑牢司法“朋友圈”,提升执法新效能。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梁山黄河河务局笃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奋力在执法、司法、监督、融合等方面寻求突破点,率先与梁山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生态和环境保护局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建立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公益诉讼基地示范点,山东黄河第一座黄河警务指挥中心落户梁山黄河畔,实现了“专业接警,高效办理”,真正将预防、监督、教育、保护、打击等一系列职能快速串联起来。随着联勤联动的不断开展,该局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机制日趋完善,梁山黄河保护治理汇聚起了行业监管、行政执法、公检法司协作的工作合力。
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
机制建立,成效满满。一年来,该局依托公检法司协助机制,与相关部门联合巡查100余次,召开联席会议 20余次,协调地方政府部门成功处理多起河道内历史遗留问题,河道内水事违法问题明显减少,生态保护、防汛保安、河道清障等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持续推动了梁山黄河河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梁山黄河保护治理迈上新台阶。
风好正扬帆,法治护河安。过去的一年,梁山黄河水政人斗志昂扬,乘风破浪,履职尽责,勇毅担当;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定将继续满怀激情,高擎法治利剑,迎着催人奋进的号角,奋楫笃行,锐意进取,在护航幸福河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水政智慧和力量。(田玉俭 孙强)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