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一树法治花开 望一河岁岁安澜

淄博黄河河务局建设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3-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3月5日讯   渐觉东风,大地回春。凝望淄博黄河岸边的法治风景线,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为新一年的法治宣传做足了准备。

为提升法治信仰培育能力,淄博黄河河务局高标准建设“两馆一带”淄博黄河法治文化教育综合基地,聚力打造淄博黄河法治文化阵地立体式格局。

遥望 一缕法治之光穿透千年

当法治与历史相交,千年文脉与法治典故串起了一条“齐地依法治水”的悠远故事线。

2021年,淄博黄河河务局创建“齐韵黄河文化展馆”,总结齐人治黄经验,激励人们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引一缕文明之光穿透千年历史照进现代文明”是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亭刚对该馆的殷切希望。

齐韵黄河文化馆

“大家请看这幅壁画,反映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葵丘会盟的场景。齐桓公提出了流域各诸侯国在治理黄河过程中,必须遵循“无曲防”的要求,开黄河流域统一治理之先河。”

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淄博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优势,沿着千年文脉逆流而上,深入挖掘齐人治河中的法治元素,千年前的法治典故正一一展开。

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出“无障谷、无曲防”政策,携手共治,趋利避害;姜太公时期,以“苍兕”为官名,设置水官,掌管舟楫,系统治理;西汉时期,倪宽制订灌溉用水制度“水令”,使人民按令用水,上下相安。

大堤对岸,淄博黄河防汛抢险实训基地与文化馆遥相呼应。作为集教育科普、实战训练、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基地,实训基地设有宣传展示区、传统埽工区等9个区域,承载着传统治河技艺传承宣传的重要使命。

传统技艺体验

不论是依法依规治水的典故,还是传统治河技艺的传承,皆是五千年治水史中劳动人民治水智慧的体现。该局将历史文化融入法治宣传,以壁画、雕塑、现场体验等形式,记录传递治河历史,让广大干部群众在观看游览中探寻历史、崇德尚法。

“反对障谷,黄河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河!”或许壁画中的齐桓公,正与如今的治黄人发出同样的呐喊。不同的声音穿越千年重叠的一刹那,迸发出的是黄河人以法治之力守护黄河的坚定决心。

仰望 一颗法治之星点亮今朝

当法治与科技相遇,无形法条借有型载体搭建了一座“随处见随地听”的学习新平台。

2017年,该局深耕黄河法治文化,着力强化黄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了高青黄河法治文化基地。

为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向沿黄乡镇、旅游景区延伸拓展,该基地建设选址在淄博黄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内,与黄河安澜湾景区浑然一体,让沿黄居民及外地游客随手可触、随处可见、随时可学。

法治基地河之韵广场

走进这个沿河建设的靓丽公园,浓厚的法治气息扑面而来:亮眼的基地标识与河水相望,彰显着“法治润黄河”品牌的青春活力;庄严的司法修复基地碑刻屹立不动,为生态保护保驾护航;醒目的铁艺橱窗传递着与沿黄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了沿黄群众的法治“百科书”;小巧的草坪牌造型别致、内容丰富,为来往游客的学法之旅增添了趣味……

据悉,该基地教育游览区长度510米、面积5000平方米。根据内容分为五部分,每个部分都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景观和法治文化装置,合理利用现代技术创意工艺和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声光电打造出独特的法治元素布局,诠释黄河法治文化。

高青黄河法治文化基地

“流域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法治文化基地的建设也需要提档升级、与时俱进。”截至目前,该基地已进行提升改造2次,先后被命名为“淄博市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黄委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两馆一带”普法立体化格局的建成,有力推动淄博黄河普法工作从“无形”向“有形”可视化呈现。

瞻望 一条法治之路奔赴未来

当法治与思想相融,法治立根同思想铸魂演绎出了一首“促发展保善治”的沿黄协奏曲。

法者,治之端也。该局充分发挥法治基地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的作用,统筹流域沿黄群众、干部职工等群体的多元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平时碰到普法志愿者开展活动,我们都喜欢过去看看,既能听他们现场讲例子,还能领到普法小册子,黄河岸边,啥能干啥不能干,我们就都清楚了。”正在法治文化公园里散步的刘大妈讲道。该局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宣传节点,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在法治基地设置普法宣传站点,向来往游客讲解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知识。如今,淄博黄河法治文化综合基地已经成为沿黄群众的“法律知识充电站”。

与市法院在法治基地联合开展志愿活动

对沿黄群众的普法教育讲究“春风化雨”,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却要“严之又严”。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对照党章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运用滑轨屏幕及语音讲解回顾百年历史……是淄博黄河党性淬炼中心的一幕幕真实写照。要让铁纪“长牙”、发威,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将惩治的震慑力、制度的约束力、文化的影响力一体推进。

“法治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坚持红色党建文化、现代法治文化、先进思想文化、特色地域文化、传统治黄文化“五位一体化”建设,优化法治文化阵地布局,推动淄博黄河法治文化繁荣发展,助推淄博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模革表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跨步从头越。淄博黄河河务局将深挖资源,广泛发动,不断丰富内容打造具有淄博黄河特色的法治文化集群。一次游览便是一次思想的感染,一场活动便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沿黄的点点繁星汇聚,最终汇成的是同一个真挚美好的梦想:盼一树法治花开,望一河岁岁安澜。(赵静雯)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