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融合文章 助力“两河牵手”

——德州黄河河务局推动德州市“两河牵手”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4-28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4月28日讯   安德大地,秀水泱泱;携河发展,共绘华章。

提及德州,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离不开黄河与大运河,两条河流绵延流长,穿城而过,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滋长成为支持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绝文脉。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德州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施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积极推进“两河牵手”,借此东风,德州黄河河务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打造沿黄景观带,一幅河畅景美的自然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化先行 打造融合新地标

来到齐河县最南端马集镇潘庄引黄干渠堤顶路,视线穿过引黄闸,可以看到九曲黄河的雄浑激荡,沿道路向北,映入眼帘的是元素丰富的主题广场、白墙青瓦等极具古风韵味的民宿……这里便是德州黄河与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八个景观节点之一——黄河第一驿站(马集)。

2023年,德州黄河河务局配合驻地政府建成黄河第一驿站(马集)景观工程。景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林草覆盖率达95%以上,共分为花园绿岛、喷泉广场、多功能厅等8个版块。建设过程中,充分将黄河文化、法治文化融入其中,建成使用后,德州河务局有效发挥其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大力支持地方文旅活动开展,营造了黄河生态旅游的独特氛围。得益于景区的科普性、观赏性、教育性,黄河第一驿站(马集)被评为国家级3A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两万人。

然而,这只是德州黄河河务局推进“两河牵手”,传承历史文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积极推进水工程与水文化相互交融,以黄河文化赋予景观工程长久的生命力。先后建成南坦“红心一号”黄河文化广场、齐河法治文化广场、全民普法广场、德州黄河文化展厅等沿黄13处宣教阵地。红心广场由驻地投资5000余万元升级为黄河历史文化遗产公园,先后被评为“黄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山东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齐河黄河法治文化广场被命名为第四批“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黄河文化研学基地及德州黄河文化展厅被纳入黄河国际生态城旅游度假区;黄河德州段整体成功入选黄河国家风景道(山东)典型段。

除此之外,大力推进特色资源发掘、整理、保护,先后打造《红心一号》舞台剧、情景剧,荣获黄委、德州市红色故事大赛一等奖;深度参与文化创新项目,成功摘获“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扎实开展非遗项目调研整理,齐河传统治黄技艺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各项文化成果纷至沓来。如今迈步黄河德州段沿岸,文化新风处处涌动,从黄河边来,到黄河边去已成为群众出行“新风尚”!

生态为要 构筑沿黄绿屏障

微风轻拂黄河水,波光粼粼,两岸红花绿柳,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两河牵手,重在以“绿”为底色,生态便是最好的答卷!

基于此,德州黄河河务局不断转换思维、创新理念、融合推进,对生态“命题”精心部署,锚定“植、管、护”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打造出一幅水情、岸绿、景美的沿黄新面貌。

图4

——推进植树绿化,打造生态长廊。抢抓春季植树有利节点,提前对现有苗木进行核查调研,明确栽植地点及标准;统筹人员、机械力量,落实“选、挖、栽、浇、管”等环节责任,及时组织管理养护,适时开展树苗病虫害防治,切实提高成活率,消除空白段。截至目前,黄河德州段各类树株存有量达200余万株,初步建成临河防浪林、堤顶行道林、淤背区适生林、背河护堤林和各类防护草皮“五位一体”的防洪工程生物防护体系,德州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荣登央视《新闻联播》。

——强化工程管理,提升生态水平。与驻地政府联合共治,创新“一套制度+一把扫帚”环卫模式,将62公里全线临黄堤堤顶堤坡和主题广场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围,实现了黄河景观保洁由粗放式管理向专业化管护的华丽蜕变。与此同时,更为专业的管护模式同样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据了解,黄河德州段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后,驻地政府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综合设岗,共增加公益岗位90余个,切实帮助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工作、顾家两不误。

——依法护河,维护生态环境。在全河率先建立“行刑衔接”工作机制,联合驻地14家单位及15个乡镇政府共同打造“司法协作圈”和“行政执法圈”,积极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严格落实联勤联动;创新选聘22名村级普法联络员,引入群众监督、强化河湖监管。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河地携手共同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例17起,“驻黄河巡回检察室”办理涉黄河流域非法狩猎等公益诉讼案件24起,驻黄河巡回法庭审理案件13起,德州黄河生态“样板间”逐步建成。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德州河务局“绿色”兜底,不断谱写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

以水为媒 绘就发展同心圆

黄河、大运河,德州因水而兴,如何用好这一方水,便成为了推进“两河牵手”的关键所在。

作为唯一可利用的客水资源,黄河承担着德州市11个县市区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态用水任务,对于该市人民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人民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德州黄河河务局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从严从细管好用好水资源,针对不同阶段天气及土地情况,多次开展引水调研,实地查看农田墒情,准确掌握驻地用水需求;主动同水利部门密切沟通,科学编报年度用水计划建议,积极向上级申请引水指标,全力满足沿黄群众用水需求。凭借着黄河水的充分滋养,2009年,德州市粮食生产率先在全国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2022年,再次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吨半粮”示范区,引黄供水正逐步推动德州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迈向“新高地”。

此外,扎实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工作,与河北省、山东省水利厅,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等单位协商座谈,研究细化方案,科学调度运行,精心运维监管,确保补水成效。截至目前,黄河德州段已先后两次开启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线路,为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了坚强水资源保障。

“两河”牵手的意义在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人,只有把握核心要义,才能谱写更为多彩的融合篇章。德州河务局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扎实推进文化传承、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为德州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积极力量。今后,更加华丽的乐章定将不断奏响,黄河将与大运河携手,建设更为丰富的感知体验廊道,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付小璇)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