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17日讯 五月,阳光明媚,一路生花。东平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向阳而行,围绕主责主业,深入践行“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工作理念,发挥好以文辅政的作用,用心用情用爱搞好服务,为东平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后勤服务保障。
数字档案 从“纸上”到“指尖”提档升级
“档案搬新家了!”4月8日,东平黄河河务局档案室从原办公驻地银山镇搬到了条件较好的进湖闸管理所,硬件条件和配套设施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宽敞明亮的档案室为助力石洼、林辛、十里堡三闸创建水利部标准化工程,提供重要的档案支撑。
如果说档案搬新家是一大喜事,那么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可谓是喜上加喜,几十年来,该局受办公条件的限制,档案室一直设在乡镇,仅从县城到档案室查询档案这一项工作,来回需要耗费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费时又费力,但档案信息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完成,这项难题迎刃而解,可以足不出户,点击进入档案信息一体化系统进行轻松查询,既省时又省力。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任务,该局办公室不等不靠,立足“数字赋能”的要求,以业务应用为主线,以数字黄河为媒介,在全局抽调精干力量,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的档案扫描整理录入工作,集中录入自2007年以来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共录入整理174229份,高效完成了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工作,做到了档案从“纸上”到“指尖”的提档升级,让历史的记忆、文明的载体在信息化时代熠熠闪光。
提到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档案员张璐璐有说不完的话,“档案建设和上传一条后,等待扫描档案导入和端口挂接的过程,就像在看一场比赛。挂接成功了,满屏飘绿,一条条长长的数据向上浮动着;如果不成功,一片飘红,一堆编码告诉失败的原因,然后去修改,周而复始,这的确是一个磨炼心志的过程。”张璐璐如是说。
“红与绿之间,两种结果,”她接着深有感触地说,白天搬档案的胳膊还疼着,晚上还要去和蚂蚁噬心一样的各种问题斗天斗地,去等待那一片绿。好在难题在请教和学习中一点点被攻克,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在逐渐的丰满,发挥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作用,让档案真正实现了服务当下的价值。
文以载道 打造三闸治黄文化展示区
段公治黄功德碑,目前立于东平黄河十里堡险工,该碑始立于民国十八年古运河码头,系当地沿黄百姓为褒扬十里堡村乡绅段广寅组织抗洪卫民的丰功茂德,自发树立的一座纪念碑。自设立以来,吸引了济南、泰安等各地数千人前来研学、观摩,有效提升了黄河文化的影响力,然而这仅是东平黄河文化宣传的一个缩影。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东平黄河河务局以进湖三闸及周边工程为平台,构建以三闸为主体的治黄文化展示区,围绕石洼“山东黄河第一闸”,打造治河、法治、廉洁文化广场。与此同时,与地方黄河文化相融,作为副会长单位协助地方政府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会,建成东平县首个以政府名义成立的黄河文化社会组织,在社会层面提升行业影响力、增强文化认可度;设计完成”东平黄河“品牌广泛应用于全局制作的宣传册、上墙制度、展板展室等地,不断丰富文化品牌矩阵。
文化是一个单位的名片,该局丰富黄河文化的内涵,逐步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延伸,设计廉洁文化漫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买单》分别获黄委主题漫画创作大赛二、三等奖,创作推出以山东黄河普法吉祥物“禾禾”为主题的剪纸作品,荣获省局法治文艺作品一等奖,丰富的文化宣传形式,让黄河文化宣传的内在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春风化雨 群众幸福获得感成色更足
群众无小事,该局修缮了办公院内破损的车棚,为上下班职工的交通工具提供了遮阳挡雨的场所;由于天气炎热,担心职工中暑,适时熬绿豆汤解暑,为确保加班职工喝上热乎的汤粥,配备了保温锅;公车驾驶员对出差的同事乘车前进行安全提醒,提示系好安全带,保障安全出行。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件件为民实事,彰显为民朴素情怀,受到职工的广泛称赞。
民之所向,心之所往。一直以来,该局办公室始终坚持“群众无小事”的理念,经常性听取和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密切关注民生,关心职工冷暖,切实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用心用情、精细精准服务好每一名群众,是东平黄河河务局永远不变的宗旨和孜孜追求。(毛明辉)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