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闸:聊城金堤第一闸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8-22 来源:本站原创

在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东南,在运河和金堤河交汇处的北金堤上耸立着一座涵闸——张秋闸,被誉为“金堤河运河交汇闸”。这座闸,始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阳谷北金堤第一座闸,也是聊城黄河堤防、北金堤第一座涵闸,亦是金堤河尾闾的首座涵闸,至今已有70年历史。至2024年4月初,还有一座建闸时的管理房与它隔堤相守。

金堤河是黄河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新乡县,干流河道长158.6公里,流域面积5074平方公里。黄河水自“天上来”,中国地理形态西高东低,古代黄河洪水在北金堤以南泛滥,自河南向山东而来,水流受北金堤阻挡,于是在北金堤旁形成一道排水坡道。之后,随着人工开挖河道,沿途60余条支流汇入该河道,逐步形成了现在的金堤河,主要承担临黄堤与北金堤之间5047平方公里的内涝洪水排泄任务,这些水在河南台前县张庄闸(1963年兴建)注入黄河。聊城境内金堤河长80.8公里,阳谷境内43公里河道系金堤河尾闾。如今,聊城境内北金堤已经有了7座涵闸,张秋闸成为聊城金堤河最下游一座涵闸。自建闸至今,金堤河多次发生大洪水,张秋闸和其他涵闸及时排放洪水,为保障防洪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金堤河流域地处中原,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每年6月至9月,雨量较多,内涝水发生频繁。据史料记载,1937年秋,河南濮、范等地普降大雨40余天,加上黄河漫决,平地水深1米左右,从濮阳乘船向东可直下聊城。范县从孟楼西直到陶城铺,南北两夹堤之间尽成泽国。1955年前,因防止黄河水倒灌金堤河,金堤河在阳谷东堤险工到台前张庄之间的排水口是封闭的。当金堤河流域大量洪水汇至下游,阳谷境内河道洪水涨满,往往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金堤河下游建设排水闸,成为减少涝害的重要措施。

张秋,是运河所经之地。黄河以北的运河源头在张秋与北金堤相交。在张秋堤防建闸,运河是理想的分水路线。1955年,张秋闸建设开始启动,由山东黄河河务局设计并组织张秋闸施工,当年4月动工7月竣工。该闸为混凝土和砌石结构箱式涵洞,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为保障金堤河度汛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张秋闸

2024年4月初,在现涵闸上游约40米左右的背河堤坡下,距离堤顶约6米左右的一处平台上,有一处绿树掩映的院落,占地约400平方米。这是一座用石头砌垒的院子,院内有3间房屋以及厕所等,房屋系砖木结构,起脊红瓦房顶。在最东头的一间房内还保留着水缸等生活器具。据阳谷河务局原工管科负责人介绍,这座房屋系1955年建闸时的管理房。当时张秋闸处堤顶低矮,自1950年至1985年,堤防进行过3次大复堤,张秋闸历经改建,堤防也进行了硬化,如今的涵闸机架桥也高出了目前的堤顶。这座1955年建设的管理房则静静地站在堤坡下守候着已经长高的堤防和涵闸。

1955年张秋闸建设管理房

1955年建设的张秋闸,由于闸底板高程和不能满足排涝水、滞洪要求,以及洞身出现蛰裂等问题,至1962年进行了封堵,同年在原闸下游70米处又新建一座张秋闸。新闸为两孔钢筋混凝土与砌石混合结构的箱式涵洞,1962年4月开工,1963年1月竣工,设计流量为15立米/秒。在该闸建设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纷纷捐献砖石,有的将自家的石碑捐献出来用于建闸,保障了涵闸顺利建设。

为发挥张秋闸引出的金堤河涝水的作用,1975年,阳谷县利用北海子红星拦河闸兴建灌区工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45万亩,张秋闸从此实现了排涝与抗旱并重作用。据统计,张秋闸从1972年有引水记录到1983年底总放水量为 12.64亿立方米,灌区用水量为842亿立方米。灌区未建成前粮食亩产193公斤,棉花25公斤,灌区建成后粮食平均亩产321.5公斤,棉花33公斤,到1985年粮食亩产达557公斤,棉花64公斤。

张秋闸后引水节制闸

1962年改建后的张秋闸运行至1983年,已经不能满足滞洪、防洪要求,1983年11月再次进行拆除改建(同时拆除了1955年修建的原张秋闸)。新闸为一单孔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 加大流量26立方米每秒,1984年11月竣工,该闸至今已经运行40年,引水约20亿立方米,为金堤河防汛和阳谷抗旱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涵闸耸立,河水青青,运河悠悠,田野碧绿。如今的张秋涵闸和金堤河、运河共同勾勒出一幅造福人民幸福河的风景画。张秋闸流淌出的碧水,就是那欢乐跳动的五线谱,在新的历史时代尽情的弹唱着更美的水利乐曲。(张凯 孟娟)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