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山东段出现本年度首次封河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2-2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25日讯   12月22日,黄河山东段出现本年度首次封河,河口付窝滩区—崔家控导21号坝(封河长度5千米)以及护林控导上首—下首(封河长度2.2千米)出现两段封河,封河长度共7.2千米,封冻厚度一般为5厘米左右,首封日期较常年(1971~2020年均值为1月2日)偏早11天。同时,黄河山东段菏泽桑庄险工20号坝以下河段出现流凌,流凌长度506.1千米。图片图片



黄河利津崔庄控导附近封河场景(巴志远 摄)

本年度凌汛期,12月17日,黄河山东段聊城阳谷陶城铺控导以下河段首次出现流凌,流凌长度411.6公里,受新一轮强冷空气影响,12月22日河口河段出现首次封河。山东河段作为黄河下游防凌重点,封河后,在河道缩窄处、转弯处易形成冰塞、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严重时可能导致漫滩或决堤,对工程设施、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山东黄河河务局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最严重凌汛,落细落实各项防凌措施,扎实有序做好防凌工作。一是及早安排部署,压实防凌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黄委及山东省委、省政府有关防凌工作安排部署,各级河务部门通过当面汇报、书面报告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向沿黄政府行政首长汇报防凌形势与任务,促请行政首长开展防凌检查、落实防凌责任;11月初,修订印发山东省黄河防凌预案、下发做好黄河防凌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黄河防凌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年度防凌工作;12月1日,启动防凌工作机制和周会商机制,实行24小时防凌带班值班制度、针对性安排部署防凌工作;针对强降温过程,及早下发通知、组织召开会商会,进一步安排部署防凌工作;凌汛关键期,水利部、黄委有关负责人赴基层一线检查指导防凌工作,山东黄河河务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并赴下游河段开展防凌检查。二是加强巡查观测,落实度汛机制。进入凌汛期,各级河务部门通过视频监控、无人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进行冰凌观测与工程巡查,及时、准确、全面报送凌情;组织排查凌汛期风险隐患点及辖区内浮桥、跨河、穿堤等涉河建筑物,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度汛方案、落实度汛措施,确保行凌畅通、项目安全;提前安排部署凌汛期间浮桥拆除和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强化督促指导,截至12月17日,河道内53座浮桥全部拆除。三是强化科技引领,精准分析研判。加强同黄委水文局、山东省气象局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气温变化,搞好凌情预测;充分发挥冰凌监测分析系统、“凌汛期河道槽蓄增量”模块等信息化手段作用,加强分析研判;关键凌情信息通过“一键直达”预警系统及时发送至涉河人员、沿黄群众。四是提能防凌队伍,加强物资管理。落实群众防凌队伍29.13万人,冰凌观测组90个486人,冰凌爆破队2支95人,并组织开展防凌队伍培训;与爆破企业共同查勘、拟定冰凌爆破方案,开展爆破培训暨模拟演练;构建“1+N”物资储备体系,代储物资7大类67小类;加强对国家常备防凌物资的管理,共储备石料130万立方米。

下一步,山东黄河河务局将继续密切关注凌情发展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强化值班值守与工程巡查,做好凌情观测,确保黄河防凌安全。(王徐洋)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