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聿云暮,日月其除。我们在拼搏与收获中走过2023年。
迎着黄河保护法的风帆,山东黄河河务局在“黄河国家战略”的征程中行稳致远,在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航标下奋跃而上。
于积淀中汲取能量,在展望中砥砺信心,我们从新的春天出发,凯歌向未来。
从使命担当出发,枕戈待旦守护大河安澜
凝聚水旱灾害防御合力,促沿黄政府落实黄河防汛职责,25县防汛布防体系序时搭建,共建共享物资仓库等机制举措频频出新。技术保障日臻完善,汶河及长平滩区11条支流实现汛情共享、物资统筹,洪水预警发布“一键直达”。抢护险情21次,6次驰援流域外抗洪,5场演练竞赛磨砺本领。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用履职担当书写大河长安。
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架构,谋篇东平湖、刁口河综合治理提升,“十四五”防洪、涵闸改建完成投资11.9亿元,规模、投资为近5年之最。坚持建管并重,6家单位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61处工程跻身黄委标准化管理工程。我们筑牢钢筋铁骨,用大河重器挺起安澜脊梁。
从青山绿水出发,工笔着彩绘就绿色画卷
管水用水体系发挥最大效益,58.48亿方黄河水润泽齐鲁大地,13市引水指标严控精调;4.43亿方应急抗旱用水奔赴滨州、东营。倾城绿色泼洒生态底蕴,黄河三角洲补水近2亿方,跨流域调水、大运河贯通补水惠泽远方,30万株新绿、5段美丽河湖,共同孕育山东黄河勃勃生机。我们尽精微致广大,澎湃河水润泽万物生长。
依法治河管河亮剑出鞘,良法善治,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通过省人大一审。法润长河,黄河保护法“十进”覆盖34县、宣贯248场次。躬耕法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勤联动,专项行动出动1.5万人次、结案100起;巡回法庭、检察工作室等增至72处。
我们共同抓好大保护,法治重剑守护幸福河湖。
从革新赋能出发,科技文化跳跃崭新脉动
科技创新增效“智慧黄河”,新建14座自动机场、120台物联感知设备,“三个全覆盖”感知网拓面提质。“一张图”精准对接工程数据,9套算法应用于200余处防洪工程,工作流程加速再造。14处L3级建模,济南、东平湖全过程模拟洪水应对,数字孪生定义全新“四预”。融合打造空天数据应用研究中心、5G+数字孪生实验室,根石探测无人艇亮相长河。我们探索科技路径,丰满治理能力现代化羽翼。
文化实践破解“流量密码”,出版《大河技艺》,上线云上展馆,发布研学课程,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文化软实力厚积薄发。文化园区载誉满满,捧回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案例,11县堤顶道路入选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治理文化体验廊道斩获山东省文化创新最高奖,文化硬载体起势成势。我们凝聚文化伟力,吟诵培根铸魂的黄河诗篇。
从强基固本出发,扛旗争先迸发蓬勃动力
将管党治党深深融入血脉根基。高举伟大旗帜,以主题教育为主线,夯实从严治党责任体系,调研解决问题67个、办成民生实事69件。高唱铿锵誓言,党建引领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经验在全省推介,勇夺水利部党章知识竞赛桂冠,先进党组织、优秀创新案例、过硬党支部收获赞誉。我们固本培元,高质量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
将规范管理牢牢嵌入治理体系。搭台赋能,领导班子梯次结构持续优化,河地双向交流、干部集中轮训淬炼素质能力。30例“有为典型经验”示范引领,“六项机制”全面落地,121个段所迈向“两化”,“治黄新一线”绽放幸福续章。新创5家省级文明单位,再添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36项省部级以上荣誉,41人次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等重大奖项。我们砥身笃行,实干新风劲吹黄河之畔。
九万里风鹏正举。山东黄河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着新时代的节拍,奏响未来催征的鼓点。面对崭新的2024年,我们将落笔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锚定黄河保护法职责要义,向着蓬勃的春天、向着灿然的未来——出发!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