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载道 奔涌成潮——山东黄河河务局创建第四批山东省法治示范基地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3-6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3月6日讯   大道无垠,笃行致远;万涓成水,奔涌成潮。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深化、黄河法治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山东黄河流域生态面貌焕然一新,涛声滚雪处,激荡起更为雄浑的时代交响。

冬之蛰伏,皆为春之绽放。新年伊始,第四批“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评选结果出炉,山东黄河河务局14家基地名列其中,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描绘新时代依法治河管河的壮丽图景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横”挑起千钧担

黄河在山东省流经九市、蜿蜒千里,孕育了枝繁叶茂的齐鲁文化,积淀了深厚绵长的法治底蕴。以法载道,既需要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也需要化虚为实的基地支撑。山东黄河人以“莫等闲”的赤子情怀,铸“铁肩”挑起千钧担,将弘扬新时代法治精神,加强宣传教育纳入普法依法治理、依法治河管河实践,精雕“法治润黄河”法治文化品牌,创新法治理念,丰富普法载体,优化学法渠道,建强示范基地。以防洪工程、生态廊道、水利风景区为依托,不遗余力深耕细作,统筹新建或提档升级山东治黄文化展厅、戴村坝人水法文化苑法治文化基地、东营黄河文化浚源广场等各类法治基地、微阵地200余处,倾力打造济南黄河“一轴九区多节点”幸福河法治风貌带、淄博黄河“两馆一带”综合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等区域性法治基地集群,串联而成可参观、可体验、可感受的山东黄河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路线。

一“竖”扬帆立潮头

在绿意葳蕤,层林掩映下的河畔信步徜徉,映入眼帘的是治黄与人文“叠加”交织、党史与法治相互“交融”,随处可见的法治文化、治黄技艺、红色资源与自然景观遥相辉映、相得益彰。菏泽黄河河务局的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旧址展厅“变身”网红“打卡地”;东阿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以黄河保护法为主题,带来“零距离”“沉浸式”的普法体验并迅速走红;德州黄河河务局“红心一号”黄河文化广场已然成为展示治黄成就、宣传法治文化的新地标;滨州黄河河务局与公检法司共建的滨州黄河法治文化阵地,以“含新量”提升河地相融、河湖共治“含金量”......一批批具有鲜明山东黄河特色、强大法治宣传教育功能的法治基地“硬核”落地、惊喜“出圈”。无处不在的“法”元素以丰富的形式呈现,扮靓了大河之畔的“方寸之美”,从细微之处增添了沿黄群众走进黄河、感知黄河的获得感,满足了居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尽显亲民之举、便民之策。山东黄河人正以勇立潮头的昂扬姿态,在法治基地的建设中聚拢起“热辣滚烫”的烟火气。

一“点”挥毫画“金睛”

寓释法于无形,融文化于美景。山东黄河人充分发挥法治基地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中的“画龙点睛”作用,集聚公检法司及河长办等相关部门的法治优势,整合法律援助、公益诉讼、志愿服务等法治资源,“盘活”法治阵地,探索“全民联动”的法治文化传播路径,以动态普法的更强互动性提升基地的服务使用效能。通过触屏可及,打造指尖上的法治文化精品,山东黄河治理文化云上展馆同步上线,普法视频《“禾禾说法”——黄河保护法知识竞赛》成功入选第二届“人·水·法”全国水利法治短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优秀作品;把握节点宣传,持续开展“沿着黄河去普法”“跟禾禾一起学习黄河保护法”、宪法宣誓等学法用法活动;围绕社会关切,精心组织“走黄河 读齐鲁”山东黄河文化主题研学活动;深化协作联动,沿黄巡回法庭、检察工作室、司法修复基地增至72处,强化释法说理,增进民生福祉......一次次大胆创新的探索,为山东省法治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一个个有筋骨、有温度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山东黄河法治基地培育形成了彰显地域特色的法治基因和镌刻专属山东黄河的法治烙印。法治氛围如涓涓细流流淌在黄河两岸,格外令人沉醉。

揽河湖入怀、循法治之道,在这个繁花似锦的春天,山东黄河人邀你体验不一样的法治之美!(张博)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