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邦 河润齐鲁
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大江大河,历来牵动文明变迁和国家、民族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为做好新时代治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黄河河务局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全面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山东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深刻领会治水兴水的战略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一定意义上说,治水即治国,治水之道是重要的治国之道;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兴水利、除水害,古今中外,都是治国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辟阐述了治水兴水的重大意义,深入剖析了我国水安全新老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体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全球视野、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为新时代管水、治水、护水的践行者,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情水情的透彻分析。精准把握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耕文明背景下,治水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统一兴盛的极端重要性,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黄河保护治理的形势任务,增强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治水地位的精辟论述。精准把握水利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央关于治水的战略定位,自觉把水利工作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坚持不懈把治水兴水这一造福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抓实办好。三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水安全形势的科学判断。精准把握我国水安全面临的新老水问题,深刻认识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工作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推动山东黄河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全面提高灾害防控水平,守护人民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之心,彰显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追求,凸显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作为新时代管水、治水、护水的践行者,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涉水问题。一要加快完善黄河防洪工程体系。从“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的现实角度深刻检视山东黄河水安全保障的短板弱项,高标准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山东黄河水安全保障能力。二要坚决打赢防汛抢险攻坚战。全面压实黄河防汛责任,健全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推进数字孪生山东黄河建设,保障沿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要统筹多目标保障供水安全。强化水量实时、科学、精准调度,确保黄河干流山东段不断流、无预警和利津断面生态流量达标,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河的需求。
践行治水思路主线,提升山东黄河保护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并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这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的思路主线,是解决中国水问题的“金钥匙”,是新发展理念在治水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思路引领。
作为新时代管水、治水、护水的践行者,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的贯彻落实。一要牢牢把握节水优先的根本方针。充分认识节水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持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二要牢牢把握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用水需求管理,推动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环境均衡发展,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相处。三要牢牢把握系统治理的思想方法。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思想,增强一盘棋意识,在重大问题上以全局利益为重,强化山东黄河防洪、监测、调度、监督等方面职能,助力建设有机融合、协同配合、系统高效的流域共同体。四要牢牢把握两手发力的基本要求。持续优化河湖监管手段,严格控制各类水域岸线利用行为,严厉查处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常态化。
强化科学思维方法,推动山东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水要良治,良治的内涵之一是要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分清主次、因果关系,找出症结所在;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作为新时代管水、治水、护水的践行者,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必须学深悟透重要论述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扎实做好山东黄河“水文章”。一要做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文章。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严密防线,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用防御体系的系统性、确定性应对水旱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筑牢山东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二要做好“水资源高效利用”文章。坚持用水计划动态监管、用水总量预警管控机制,严格水资源监督管理,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优化配置能力,留足生态需水、确保生活用水、保障农业用水、统筹工业用水和跨流域调水。三要做好“水生态明显改善和水环境有效治理”文章。深入研究黄河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加注重黄河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复苏河湖生态,防范水之害、破除水之弊、大兴水之利、彰显水之善,打造黄河生态屏障带,形成同频共振推进“大保护、大治理”的新格局。
弘扬传承黄河文化,凝聚山东黄河保护治理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作为新时代管水、治水、护水的践行者,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必须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为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一要擦亮山东黄河名片。强化“河润山东”文化品牌效能,塑强“人民治黄从山东起步,九曲黄河在山东入海”IP概念,彰显山东之于黄河治理的特殊时空地位,提升山东黄河文化品牌认同感、辨识度和影响力。二要讲好山东黄河故事。深入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加强黄河文化系统研究,继续发掘黄河治理文化时代内涵,参与山东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搭建黄河文化交流传播平台,以多种形式讲好山东“黄河故事”。三要彰显山东黄河担当。持续探索“文化+”模式,深化与省直单位、省属高校与社会团体等合作,推动山东黄河治理文化与旅游、教育、体育、科技等融合,提高黄河治理文化的传播效益,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治水兴水,利在千秋。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深入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努力在深学细悟中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大势,在笃行实干中掌握历史主动、赢得发展优势,不断以实绩实效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