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干班 | 模拟发布 “硬核”交锋——山东黄河青干班举办模拟新闻发布会活动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9-28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9月28日讯   灯光聚焦,话筒林立,台上新闻发言人神情专注,台下“记者”接连发问——这不是真正的新闻发布会,却和真实场景一样扣人心弦。9月25日晚,山东黄河青年干部培训班一场以“河势新语·担当有我”为主题的模拟新闻发布会热烈上演,五个小组轮番登台,在沉浸式场景中锤炼思维、磨砺担当。

精选案例深入贴近实战场景

活动选取的案例,全部源自黄河保护治理一线的真实挑战:从普法文化品牌发布、防汛清障、滩区违建整治,到旱情下的群众沟通、水行政执法争议,每一个都紧贴实际、直击痛点。学员们通过抽签确定案例后,迅速进入角色——有的化身沉稳从容的“新闻发言人”,有的扮演犀利追问的“媒体记者”,他们都准备好了。

“虽然参与过多次普法活动,但是新闻发布会需要准备的应对预案内容远超想象。”抽到“法治润黄河”品牌发布案例的小组,主动向水政部门同学请教,细致梳理品牌发展脉络,反复打磨发布内容。

(“济北市人民政府”为模拟演练虚构单位)

“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事关沿黄群众切身利益,如何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政策对我们是一项必须面对的考验。”针对旱情引发农民围堵河务局的棘手案例,学员们则从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政策、保护母亲河健康生命等角度出发,模拟推演现场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

“游客情绪如何疏导?”“执法矛盾点在哪?”这些平时工作中较少直面的问题,通过模拟演练被摆上台面,促使学员从多角度审视业务、深层思考解决路径。

犀利提问倒逼业务深度剖析

“为什么不能提前通知农民收庄稼?”“旱情这么重,为什么不能多放水灌溉?”——面对这些直指痛点的提问,发布团队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快速调动业务知识,结合政策与现实逐一拆解。

“清障是为保大局,农民损失我们将依法补偿。”“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是系统工程,要统筹上下游,不能顾此失彼。”这些回应既体现专业,也透露出真诚沟通的态度。台上台下你来我往,仿佛一场没有脚本的“业务辩论赛”,紧张中见功底,交锋中显担当。

然而,并非所有问题都能轻松应对。当被问及“防洪工程绿化美化后,文旅开发与工程安全如何兼顾?”“滩区经济发展与黄河保护之间存在哪些矛盾?”等问题时,发言人也坦言“仍需深入思考”,现场随之陷入沉思——这正是演练的意义另一层所在:暴露短板,引发思考。

打破壁垒共探治理新路径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等一下,先别结束,还有问题。”

活动固定环节全部结束后,学员们仍意犹未尽。班长提议“加时”,各案例主发布人“限时返场”,重新回到台上,接受又一轮“记者”追问。

问答探讨越来越深入,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主发布人思维敏捷,直面问题,进行了妙语连珠式地回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整个现场既充满“火药味”,又洋溢着互学互鉴的浓厚氛围。

“跳出黄河看黄河”在这一刻具象化,站在人民期待的角度看,黄河保护治理工作瞬间有了新的模样。通过角色互换和案例沉浸,青年学员们不仅提升了表达与应变能力,更打通了业务壁垒,加深了对黄河治理复杂性、系统性的理解。

这场模拟发布会,不仅是一次“说给你听”的汇报,更是一场“做给你看”的实战演练。它让青年干部在贴近真实的场景中检验专业能力、提升沟通智慧,也为山东黄河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场景化、交锋式”的新路径。也让青年干部更加明确:在全媒体时代,既要成为业务精通的“行家里手”,也要站稳人民立场,善作“桥梁纽带”,才能更好回应群众关切,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文:杨开元   图:郑云鹏  王嘉政)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