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12日讯 2025年的黄河伏秋汛期不同以往,旱涝风险叠加,水旱灾害防御面临多重考验。期间,黄河山东段先后开展3次调水调沙,河道最大流量在3910~4540立方米每秒;大汶河流域出现3次中小洪水过程,戴村坝最大流量992立方米每秒,东平湖老湖最高水位41.97米;共出险34次,险情均得到及时有效抢护。
大汶河流域今年7-8月呈现“面弱点强”的特征,济南莱芜王石门村等站点小时降雨量位列1966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前10位;9-10月降雨异常偏多,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4倍,戴村坝站出现有记录以来10月最大洪峰628立方米每秒。黄河流域9月以来华西秋雨特征明显,尤其在10月上中旬,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4倍,受持续降雨影响,黄河干流及支流渭河发生编号洪水,经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黄河山东段流量维持在2000立方米每秒量级达40余天。
风险就是考验,汛情就是集结号。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山东黄河河务局务实尽责,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和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黄委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落细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持续提升预测预报、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水平,扎实开展工程巡查、险情抢护、洪水调度、值班值守等工作,有力有效确保黄河干流山东段、东平湖、北金堤山东段防洪安全,交出安澜“新答卷”。
夯实责任体系 率先实现《黄河防汛职责》印发全覆盖
层层压实责任。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各类防汛责任制,今年全面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印发《黄河防汛职责》全覆盖,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指挥机构及成员单位的黄河防汛职责。

主动向上汇报。在防御工作关键节点,及时主动以多种方式向黄委及省委、省政府汇报山东黄河防御工作情况,省领导多次调度黄河防汛工作,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细化责任分工。印发黄河系统内部防汛全员责任清单,优化完善数字孪生山东黄河防汛数字布防体系,实现队伍、料物、机械、责任人等防御要素一图统揽。
锤炼防汛队伍 打造复合型防汛人才力量
考核认定专家。组织开展省级防汛专家推荐复核,对2022年认定的101名专家逐一复核,通过“考核+面试”的方式对42名新推荐对象进行选拔认定,共复核认定102名防汛专家,持续建强山东黄河百人防汛专家库。强化理论学习。组织开展抢险专家及抢险队骨干研讨观摩、“你点我讲”基层提能、大汶河暴雨洪水局部灾害及大汶河下游暴雨洪水复盘、全员防汛业务能力提升等活动,靶向提能各级防汛业务人员。

注重实战演练。围绕黄河防汛常见险情抢护与应急救援,组织开展“军、地、河”22支队伍700余人参与的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8支机动抢险队汛前以专家授课、实操训练、分组同台竞技等形式,实施准军事化集中培训,全面提高抢险队员实战能力。联合省级力量。与省应急厅共同推进山东省黄河防汛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经过多轮请示汇报、调研座谈和沟通对接,救援中心成立已获得批复,目前正开展法人登记工作。
科学精准调度 充分发挥东平湖防洪减灾效能
强化统筹协调。提前谋划多渠道排水措施,专题调研掌握各引、排水口分水流量;组织气象、水利、水文等部门及有关市防指多次召开水工程调度会商会、现场调度会、东平湖退水会商会,综合研判形势、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精准实施调度。面对黄河秋汛,综合考虑黄河山东段干流流量及金堤河和长平滩区10条支流汇水入黄等因素影响,抢抓窗口期,科学调度东平湖下泄流量,确保下游河段流量不超3000立方米每秒。汛期累计下达东平湖调度指令13次,调整闸门近400孔次,北排出湖水量总计5.6亿立方米。

开展跨流域应急抗旱。7月下旬,淮河流域沂沭泗流域南四湖水位持续偏低,淮委相继发布南四湖干早黄色、蓝色预警。受降雨影响,大汶河形成洪水过程,根据黄委统一调度,在进行东平湖防洪调度的同时,先后开启八里湾闸、司垓闸、柳长河闸通过梁济运河向南四湖应急抗旱补水。期间,滚动分析东平湖水位变化,动态优化北排运用方式,逐步调整北排下泄流量,全力保障南排补水,将补水流量增至最大101立方米每秒,向南四湖应急抗旱补水8000万立方米,有力缓解南四湖地区旱情。
聚焦科技赋能 建设大汶河防洪“四预”系统
高标准推进系统建设。先后18次组织召开大汶河防洪“四预”工作推进会,10次参加水利部、黄委调度推进会,线上观摩学习13条河流建设成果先进经验,3次赴省水利厅对接数据共享工作,贯通黄河干流、东平湖、大汶河下游L2级底板和群闸L3级底板,升级东平湖调洪演算模型,开发大汶河重点河段二维水动力演进、多目标反向调度计算、重点堤防风险分析和淹没分析等功能。

充分发挥系统效能。汛期大汶河发生3次中小洪水过程,防洪“四预”系统实时触发分级预警机制,降雨产流预测模型3次洪峰预报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
完善防御机制 不折不扣做好洪水应对处置
建立健全机制。建立汛期、主汛期、关键期工作机制和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不断健全黄河山东段12条入黄支流汛情共享机制和东平湖防汛退水会商机制。强化机制落实。6月初,即进入防汛战斗状态,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常态落实主汛期“周会商”机制;7月初,全面启动主汛期工作机制;7月15日,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实行“周会商+局地暴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

主汛期以来,山东黄河河务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累计参加、主持防汛会商30余次,按要求启动洪水防御应急响应4次,共持续18天。特别是9月9日以来,黄河山东段经历长达45天的较大流量过程,戴村坝站出现有记录以来10月份最大洪峰流量628立方米每秒,山东黄河河务局及时向省政府专题报告黄河秋汛洪水情况,科学调度水工程,加密巡查频次,每天巡查达1500余人次,派出3个督导组分赴黄河干流、东平湖、北金堤开展全过程督导,强化涉水监管及值班值守,有力应对秋汛洪水,确保了防洪安全。
风雨为墨、初心作笔。山东黄河河务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长治久安和防汛减灾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咬定目标、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按要求做好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复盘总结及防凌工作准备,进一步健全山东黄河水旱防御工作体系,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水安全保障。(程宇阳)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中国政府网
水利部
黄河水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