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洗重剑 复盘开新局——2025年山东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复盘会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25日讯  初冬时节,黄河之上寒意渐浓,但山东黄河河务局机关大楼内却气氛热烈、群情振奋。11月21日,2025年山东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复盘会正式召开。会议旨在全面复盘2025年山东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短板弱项,提出解决措施和下步工作打算,持续提升山东黄河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承前启后的总结会、分析会,更是一次踔厉奋发的动员会、誓师会。正如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昕晖在讲话中所强调的:“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以防御措施的确定性应对水旱灾害的不确定性,真正做到心中有底,手中有策。”

一场厉兵秣马的防御之战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2025年山东黄河水旱灾害防御亮点工作回顾》视频。一幕幕兢兢业业的工作画面、一次次精准的调度决策、一项项创新的技术应用,令人动容。这是今年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丰硕成果;是扎实备汛、全力防汛、安全度汛后的荣誉勋章。

2025年汛期,黄河流域降雨异常偏多,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渭河发生编号洪水。大汶河流域主汛期降雨“面弱点强”特征明显;秋汛期降雨异常偏多,且持续性、叠加效应明显,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4倍。

此次汛期,黄河干流山东段经历3次调水调沙过程,河道最大流量3910~4540立方米每秒;大汶河流域出现3次洪水过程,戴村坝站最大流量992立方米每秒,东平湖老湖最高水位41.97米;黄河山东段共有18处工程、29道坝出险34次,均为一般险情,都得到了及时抢护。旱情方面,按要求启动应急抗旱响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着力强化应急抗旱调度,最大限度满足了夏播夏种关键期引黄作物时令用水需求,为相关地市抗旱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风雨就是考验。这一年,山东黄河各级各有关单位(部门)在水利部、黄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圆满完成各项防汛抗旱任务,有效应对多次强降雨台风影响,成功防御干流长时间较大流量过程和大汶河流域多次洪水过程,以扎实举措确保了黄河山东段、东平湖、北金堤山东段防洪安全和沿黄供水安全。

一次通前彻后的反听内视

复盘不是简单的总结,而是要总结经验、直面问题。

在防御处的复盘中,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此次汛期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来自各方面扎实稳妥的备汛工作。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高度重视。省局党组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定期组织召开防汛抗旱例会,深入各单位开展备汛工作调研和“四不两直”防汛督查,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离不开汛前的扎实准备。年初即从系统内、外两个维度安排部署全年防汛任务与备汛重点;6月初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带班,提前进入主汛期工作状态;汛前摸排防洪工程防守重点134处,组织各级开展演练40余次,组织落实群防队伍45万余人。

离不开防汛责任的严格落实。及时主动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黄河防汛相关情况,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印发《黄河防汛职责》全覆盖,严格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组织沿黄各级开展行政首长黄河防汛培训36次,进一步细化实化山东黄河职工全员责任清单。

离不开防汛队伍专项提能与统筹调度。认定102名防汛专家,成功举办“军、地、河”22支队伍700余人参加的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靶向提升各级防汛人员业务能力。汛期累计下达东平湖调度指令13次,调整闸门近400孔次,北排出湖水量6.9亿立方米,向南四湖应急抗旱补水8000万立方米,实现防洪与水资源利用的双重目标。

离不开新科技赋能与完善防汛基础。建成大汶河流域防洪“四预”系统,汛期大汶河发生3次中小洪水过程,大汶河流域防洪“四预”系统得到有效应用,通过降雨产流预测模型3次洪峰预报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构建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组织改建17处遥测水位站,签订76份代储协议,代储物资共7大类102小类。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要总结经验,也需查摆问题。此次会议中对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防汛麻痹思想、队伍建设不平衡、防洪调度机制有待完善、蓄滞洪区管理难度大、防汛信息化仍需加强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意见。

一份面向未来的责任清单

专题复盘环节,来自水资源处、河口管理局、东平湖管理局、济南黄河河务局、菏泽黄河河务局、信息中心、设计院的代表依次发言,结合本单位(部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际进行了专题复盘;会议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下一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建议展开深入交流。

一条条建议直击要害,一项项对策务实可行,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讨论如火如荼。

立足当下,成果丰硕;面向未来,也要行稳致远。会议最后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前进方向进行了明确:

提高思想认识。要坚决扛稳扛牢防洪保安这一天职使命,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谋划和推进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中去。

强化责任落实。要坚决落细落实防汛责任,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向沿黄党委政府报告防汛形势、开展的工作与存在的问题;绷紧水旱灾害防御“责任链”,明确每个防御重点对象和关键环节责任主体,确保防御关口守住、守好、守牢。

推进能力提升。要切实抓好防御队伍建设,深化推进防汛专家培养,加强防汛抢险技术培训演练,推进防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真正实现“在应用中完善、在完善中应用”。

夯实防汛保障。要结合各自河段实际情况,全面、准确、细致修订各类防汛预案方案,持续做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防汛应急工程项目申报的主动性、积极性。 确保防凌安全。锚定“两个确保”防凌目标,明确责任,扎实准备,严密防御,有序开展冰凌观测、防凌调度、浮桥拆除、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各项防凌工作,全力以赴保障黄河防凌安全。

“还有不到10天就将进入凌汛期,大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锚定‘两个确保’目标,坚决打赢防凌安全保卫战。”蒋昕晖局长的话语坚定有力,为会议画下铿锵有力的句号。

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们走出会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倍感振奋。聊城河务局水旱灾害防御科副科长崔兆东感慨地说,“我们把问题带上来,把经验带回去,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安全守在心里。”

2025年,山东黄河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安澜答卷”。山东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正是在一次次回望与前行中,走得更稳、更远、更有力量。(董迪)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