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遇秋晚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1-8 来源:本站原创

三秋已过天渐冷,世间又添几分寒。才踏秋三,又见黄花。风影瑟瑟,震慑片片黄叶,好在天气却也晴朗,日光高起,融融暖意驱散猝不及防的冷瑟。

携秋末余光片刻,驱车而至,与湖相约。万顷碧波,若血脉纹理横亘于东原大地,流淌绵延不息的文化韵律。四季观湖,湖生四季,每每靠近这点缀在黄河下游的明珠宝器,承“大野泽”之势,不用凭借他物,便已自成一景。若借光影、借山势、借拂风、借鱼获走船、借往来游人,景色各异,皆是怡人之境。

临水而游,路人往来,几近单薄,步态紧凑,撩紧衣衫,皆被这突临的冷瑟所迫,便少了出行。但是湖边的光景却也别致,好似晚秋的一幅工笔之作。

目光远眺,远处临湖的天空,线挑的云端勾勒出几朵不安分的孤云,在日光的映衬下,尽是缠绕的金丝。水鸟游若纸鸢,甘做了平湖和天际的信使,翱翔在相交之处,半裹着雾气,跳跃回环,犹如寄托归思的笔触在家信上游走。古柳斜卧,临水而栖,皲裂的树皮裹着经久不息的岁月,头顶几簇稀疏的枝条,似耄耋之年的垂垂老朽四散发丝。临岸的浪花夹杂着哀思坠落湖底,激起阵阵涟漪,嘈杂的水声淹没了湖的细腻。湖上迎面而来的几只渔船,站着被岁月摧残的老渔民,手里抖擞着木桨,怀揣对生活的希望,划开湖面久久不能平静的波澜,满载斜阳,迎接余晖下的收获和辛劳。

寻湖中倒影,几处山峦伴湖而依。山中萧瑟,几株老鸦柿摇曳零星的黄叶,更使得山显得消瘦。借几处丛生的苇草,几只不知名的鸟雀,不知是非,闯入眼帘,嬉闹间引入深处,更添了几分韵。松柏尽担了秋末仅存的青绿,由近及远,平铺了些许生机。红藤如飞瀑垂挂于崖石之上,若山泉之流,悬于当空,经脉沦落尽显沧桑之态,且应了景,得了韵。

湖湾里的近处,粗犷勾勒的渔村坐落于此,村周围筑起的高台漏出青石的筋骨,迎接四面奔赴的风浪。村落里纵横的街道倒也洁净,柏油的路面一尘不染,加上经年吹来的水雾,平添几分湿润。错落在渡口的渔船犹如屋脊上沉睡的瓦砾,飘摇在岁月里,饱经浮沉。散漫的鱼鹰被一字束缚在岸边的横杆上,直挺着高傲的头颅,抗争远去的自由。村落的触角延伸至街头,便成了经销特产的店铺,湖中各色丰产变化成琳琅满目的商货,托起了湖边渔家人的生计。几个老妇人依坐在路边,闲扯家常,娴熟地操弄着手中的工具,蒸煮鲜甜的芡实和菱角,将一湖的收获闷煮在蒸汽萦绕的柴灶里。鱼馆林立的街巷,幌子悬挂在门口,各处到访的食客停驻在店外,挑剔水塘里各种鱼获,争取便宜。店内本就紧凑的桌椅,挤满食客,热闹纷繁,更显红火。隔窗的灶台上,厨师翻勺颠锅,火气翻腾,步入近旁,便拾鱼香。

食佳肴果腹,品美景怡人。一舟,一村,几弯老柳,片粼波光,满归鱼获,几盏佳肴,便有了情怀,更有了生活。与黄河结缘,结识平湖景色,虽入东原八载,亦是意犹未尽,每每访之,品之又品。四时胜景如佳眷伴之左右,虽无壮文慨帖,歌功颂之,守一湖静水,秉性游骋,却也熨帖。(刘柱  戴铮)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