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习惯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3-12-8 来源:本站原创

母亲如山般巍峨,母爱若沧海深厚。从年幼至此,已过数载。春秋数载,生活却处处充满母亲的影子和爱护。母亲忙碌的身影、操劳的神情让人经久难忘,最深刻的要数母亲的习惯。母亲的习惯与水相伴,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在无形之中也教会我些许道理,让我受益终生。

记得小时候,每当我早晨起床洗漱忘记关闭水龙头时,听到哗哗流水声的母亲定会疾步关掉,末了还不忘给上一节“节水课”。多年来,她习惯把淘米水浇花,把洗衣水涮拖把,把洗碗水冲厕所,买水桶定量用水等,循环往复,经久不变。在我看来,母亲一直视水如珍泉,这是她几十年不变的习惯了。

母亲的习惯,从我记事起就有了。20世纪80年代,我家住农村,在我们村头有一口又深又圆的古井,水质清澈透明,相传有7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维系全村人饮水的井。天刚放亮,母亲便早早出门了,用扁担去村口的古井挑水,时常怕去晚了,水就被抢光。那时,我时常睡眼惺忪地跟在母亲后面,看着母亲肩上沉重的扁担,随着母亲矫健的步伐一颤一颤的摇晃,发出吱吱扭扭的响声,水桶里因为摇晃不时溅起水花。我家的水缸很大,能盛十几桶水,整整一个早上,母亲都要在家与井之间奔波往返,一阵辛劳,母亲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换来的是水缸里满满的井水。只有经历吃水的不易,才能懂节水的重要性。难怪母亲经常说,要爱惜每一碗水,挑水不容易,不能浪费。

20世纪90年代,乡亲们家家户户开始打压井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是160块钱打一眼井,国家还给每户扶贫几十元。自从打了压井,母亲就再也不用去村外挑水了,那村外的井自然也就废弃了。但是母亲的习惯仍如往常,依然视水如宝,不让我们随意浪费。我当时看到压井特别好奇,加上从小就喜欢玩水,攥着压井的把手,一上一下不停往外压水,望着出水口里往外哗哗的流水很是得意。不时,站在一旁的母亲便会厉声喝止,往往我还要挨一顿胖揍。她常挂在嘴边说,水是庄稼干旱时救命的水,咱们农民指望这水浇地,靠种地吃饭,浪费万万不行。

从此我也明白了母亲的用心,便再不敢压水玩了。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的富民政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家从乡村搬到了城镇,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用上了方便快捷的自来水,安上了时时都有开水的饮水机,装上了能洗澡的热水器,然而,母亲的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反而更加惜水、爱水、节水,从未忘记水的重要性。特别是寒冷的冬天,特别担心冻坏水管,浪费来之不易的水源。记得一次意外,家里停水停电,无法做饭,母亲却很得意,乘机给全家人上了一课。“节水课”娓娓道来,先把每个人的用水不良习惯一一点出,再从家里每月的用水情况进行通报点评,然后再总结节水的好处,没有水的坏处,利弊分明,深入浅出,让大家心服口服方才作罢。

如今,在母亲的严格把控下,即使水价不是太高,我家的水费从未超出她定的指标。即使在最长一次两天两夜停水停电的情况下,我家也没有闹水荒,因为母亲买了水桶,早早存下了水,我逐渐理解了母亲习惯的正确性。在一个闲暇的周末,我们家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一致推举母亲为我们家的 “节水大使”。母亲在一旁笑道:“我都做了几十年的‘节水大使’了”。

母亲的习惯犹如冬日的暖风萦绕着我,影响着我,每当看到公共场所哗哗流水的水龙头,或者践踏水资源的现象时,在惋惜的同时,我都会上前制止和劝说。特别是参加工作后与黄河水打交道,更加深了对水的认识,了解了水是万物之基、生态之需,节约水要从自身做起,要时刻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母亲的习惯就像是久久不衰的家训箴言。自此以后我也会学着母亲,去影响孩子,教会他们从小节约水、爱护水、珍惜水,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永远“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的眼泪!”(毛明辉)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