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而行 黄河岸边的成长印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8-18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恍惚间,我在鄄城营坊管理段已度过接近一个月的时光。这段日子,于我而言,既是理论知识照进现实的蜕变之旅,更是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古训的深刻践行。课堂上习得的知识或许能搭建起认知的框架,但真正扎根岗位、融入黄河事业,才是成长的开始。

未入职时,黄河于我而言,更多是《壶口瀑布》中“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文字印象,是书页间流淌的壮阔与诗意。直到入职培训会上,前辈们分享的治黄案例才让我真正走近这条奔腾千年的河流:视频里,在汹涌澎湃的波涛中是治黄人前仆后继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河岸土地,用日夜的坚守守护着一方安澜。雨夜踏泥泞巡查、深夜守岗位不辍。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藏着黄河人最动人的坚守,也让我对“黄河人”三个字有了更具象、更厚重的理解。

初到鄄城营坊管理段,前辈们早已为我们收拾好温馨的宿舍,带着我们走遍管理段的每一处角落,从防汛物资仓库到河道观测点,耐心讲解着每一处设施的用途;食堂的厨师大叔总变着花样做好热乎可口的饭菜,氤氲的香气驱散了我们初来乍到的陌生与拘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前辈们俯身指导的身影、不厌其烦的解答,更让我们在点滴关怀中读懂:“管理段”不只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有温度的“家”,这里的人用热忱与真诚,编织着属于黄河人的温情纽带。

作为治黄新手,每一项任务都是全新的挑战。从第一次填写河道巡查记录表时的手足无措,到如今能熟练标注变化;从面对防汛预案时的茫然不解,到跟着前辈们实地演练时的渐入佳境,在一次次摸索与实践中,我慢慢体会到:黄河的工作从无捷径,唯有“慢工出细活”的坚持与执着。就像前辈们常说的,治黄事业是一代代人的接力赛,容不得半点浮躁,每一个数据的精准、每一次巡查的细致,都是守护安澜的基石。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将近一个月的历练,让我深知从“初识黄河”到“成为合格的黄河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初心与敬畏,以勤学笃行的态度深耕业务,在黄河岸边扎下根、沉下心、干出彩,用青春的力量为这份厚重的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属于自己的光与热。(马梦晴)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