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仁风心向党 扎根基层护安澜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8-20 来源:本站原创

七月的济阳黄河岸边,风拂柳梢,浪拍堤坝。带着对黄河守护者的无限憧憬,我踏上了济阳黄河河务局仁风管理段的土地。短短数日,从陌生到熟悉,从好奇到敬畏,这段与黄河为伴、与战友同行的时光,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入职第一天,前辈们便带着我走遍了我们管辖的区域,向我一一介绍工程情况和主要职责。在小街险工,他们指着错落的坝垛,详解着“险工”和“控导”的含义——在靠河的堤段,为了保护堤防安全所修建的丁坝、垛和护岸工程的是险工;约束主溜摆动范围、护滩保堤,控导主溜沿设计治导线下泄,在凹岸一侧的滩岸上,按设计的工程位置线修建的丁坝、垛、护岸工程的为控导。

不管是护岸的险工还是护滩的控导,这里都是黄河水流冲击最猛烈、防守压力最大的地方,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护岸保民的使命;前辈们用脚步丈量着堤岸长度,告诉我哪一段需要重点监测水位,哪一处要警惕冲刷隐患。从防汛值班的制度细则到日常巡查的关键节点,他们的耐心讲解让我明白:我们的职责,远不止“看河护堤”四个字,背后是万千百姓的平安期许,是“治河为民”的沉甸甸担当。

而最让我惊叹的,是我们的“智慧水利”系统和“人防+技防”综合立体巡查模式。前辈们笑着说,以前巡查靠“铁脚板”,一天下来走得脚底板发麻,还可能错过隐蔽的隐患;而现在,“三个全覆盖”让守护黄河的方式彻底变了样。视频监控屏幕上,辖区内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时画面清晰可见,哪怕是一只水鸟掠过水面都能捕捉;无人机腾空而起,高清镜头俯瞰河道全貌,滩区、堤岸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远程会商系统里,随时能与上级部门、兄弟单位实时连线,数据共享、指令传达高效畅通。科技赋能,让防汛更精准、巡查更高效,大大提升了防洪抢险的前置性、预见性、准确性、全面性,也让我这个“新兵”感受到了新时代治黄工作的硬核力量。

比黄河水更暖的,是单位里的工作氛围。宿舍窗明几净,食堂饭菜飘香,办公桌上前辈们提前备好的专业书籍,巡查时他们主动分担重物的身影,都让我倍感亲切。第一次参与防汛值班,前辈们手把手教我记录水位、查看设备;第一次写巡查报告,他们逐字逐句帮我修改完善;第一次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大家围着屏幕讨论参数。在这里,没有“新人”与“老人”的隔阂,只有“一家人”的默契与互助。这种温暖,让我坚定了“以段为家、扎根基层”的决心——守护黄河,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值得投入一生的事业。

从第一次在巡查记录本上签下名字的认真,到第一次撰写宣传稿的茫然;从第一次通过监控发现小隐患的雀跃,到第一次参与集体学习时的振奋;从第一次清理堤坝杂草的生疏,到第一次防汛值班的郑重……这些“第一次”串联起我的入职时光,也让我读懂了“黄河人”的坚守与情怀。

未来的路还很长,守护黄河的使命艰巨却光荣。当站在仁风段的堤坝上,看着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望着身边并肩作战的前辈们,我心中充满了力量。在这里,我将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济阳黄河岸边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治黄人的青春答卷,让“黄河安澜”的愿景在我们手中继续传承,生生不息。(张士煜)

编辑:田光 录入:张琳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