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誓守 大河安澜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9-30 来源:本站原创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入职历城黄河河务局遥墙管理段的第一天,当我站在管理段门口的陈孟圈险工时,凝视着滚滚东逝、裹挟泥沙的河水,深切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壮阔。如今,我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与热忱,从学生身份荣幸的转变为一名黄河守护者,肩上的使命愈发厚重:誓以青春之我,护大河之安澜,续写黄河治理的新篇章。

重新认知:从“仰望”到“触摸”

对黄河的初印象,是小时候在黄河岸边的奶奶家,街坊邻居总会约着一起,去黄河边看大河波涛,去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中了解那段“天堑变通途”的红色历史,那时,“黄河”这个词便在心中刻下了烙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在书本中见到了“几字形”蜿蜒的黄河,在纪录片中见到了奔涌的浊浪,在兰州、在小浪底、在壶口瀑布、在东营入海口亲眼见识不同流域的黄河,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哺育、造福着两岸百姓,但当时的我,只顾感叹黄河的壮阔宏大,却忽视了这背后治黄人的汗水与智慧。入职遥墙管理段后,当我真正来到黄河岸边,俯下身子,不再是以游客的视角,而是以一名黄河人的身份,跟着前辈踩过河边的滩涂,学着记录过水位变化,亲手维护过堤坝上的生态环境,才真正触摸到这条河的真实模样,它不只是奔腾的景观,更是需要精细守护的生态屏障,是承载着沿岸百姓生计的“母亲河”。

从前觉得“安澜”是抽象的祈愿,如今走过脚下坚固平顺的堤坝、看着岸边茂盛青葱植被,才懂得这两个字背后,藏着万千治黄人每一次巡查的脚步、每一次设备调试的专注,认知从“仰望”的敬畏,变成了“践行”的真切。

责任承接:从“新人”到“传承人”

第一天到段上,段长和人劳科科长带领我与同事们见面,向我介绍着管理段的工作内容,同事带我在宽敞的小院、明亮的办公室、整洁的宿舍、开阔的菜园、温馨的书屋中熟悉工作生活环境,带我外出巡河,参与堤防标准化项目维护,介绍着几处险工控导的作用,教我使用现代化云黄河和视频监控设备……这些暖心的细节,像一颗颗饱含温度的种子,在我心里慢慢扎根、发芽。原来,黄河工作从来不是孤立的岗位,而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接力”,是前辈们积累的经验代代相传,年轻同事们带来的新方法相互碰撞;更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从日常巡护到应急抢险,每个人都在为守护黄河默默付出。当我接过前辈递来的巡河日志,在上面写下自己的观测记录;在雨后排查水沟浪窝,感受脚下传来的坚定,突然明白,自己早已不是站在岸边的旁观者,而是真正接过了守护河脉的责任接力棒,成为了黄河故事里一名崭新的续写者,未来的日子里,我也要用行动为这条母亲河的安澜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我蜕变:从“生疏”到“熟悉”

作为黄河新人,每一项陌生的工作都是全新的挑战。入职时恰逢“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工作会议上领导的反复强调与任务分配,让我感受到防汛期间的严峻形势;参加河道修防工知识竞赛,让我意识到自己面对专业知识时的手足无措。但在一次次巡河记录、一次次理解学习、一次次向前辈取经的过程中,我慢慢掌握了监测设备的使用技巧,掌握了河道修防、维护堤坝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黄河教会自己的不仅有专业技能,还有踏实与坚强,记得第一次值班,夜幕降临,从小惧怕黑暗的我,因守护的使命在肩,又有同事们无声的陪伴,竟慢慢卸下了恐惧,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第二天清晨,朝阳的光芒铺满河面,耳畔是清脆鸟语与流水和鸣,那一刻,心底忽然涌起强烈的归属感,管理段不再是单纯的工作场所,早已化作可倚可栖的“家”,而这条奔流的大河,也成了与我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我想,这就是锻炼的意义、成长的蜕变。就像黄河穿越峡谷时不畏惧阻碍,漫过平原时不急于求成,始终朝着入海的目标稳步前行。这份成长,是黄河给予的独特馈赠,让自己在守护黄河的同时,也成为更加沉稳、更有担当的人。

 

精神指引:从“履职”到“坚守”

黄河奔涌五千载,不仅是滋养华夏的自然河,更是承载民族精神的文化河。它的浪涛里,沉淀着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密码,塑造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品格底色,是作为黄河人的我,职业道路上一盏指引精神前行的明灯。

读着黄河文化宣传稿里那句“黄河堤坝就是黄河人的战场”,听着党风廉政宣教会上字字珠玑的嘱托与要求,看着同事顶着烈日在堤坝巡查的身影,感悟着女段长工作认真负责的巾帼精神,和同事一起在防汛值班室上报调水调沙期间的水位河势数据,拍着下班途中堤坝两岸的秀丽风光,才真正读懂黄河精神的内涵:它是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担当,也是抗战时期保卫黄河的赤诚,更是当代水利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守。如今,自己不仅是黄河的守护者,也是黄河精神的传承者:在巡查日志里写下的每一行字,是对严谨精神的践行;在生态保护中付出的每一份力,是对奉献精神的诠释。这份使命,让自己明白,守护黄河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的征程,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让母亲河的脉动,在新时代依然强劲,让黄河的故事,在新征程上继续书写精彩。(姚雨辰)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